中国书法奠基人都是谁?
历史上论及书法,人们大多会想到书圣王羲之、“颜筋柳骨”颜真卿和欧阳询等魏晋唐宋的书法家。事实上,如果从广义上来看待这个问题——即把视角聚焦到整个汉字文化圈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汉朝时期,汉字文化圈内以隶书写成的书法作品是最多的;而在晋唐以后,以行草书撰写的作品则最多。
这主要是因为汉代隶书盛行,而魏晋隋唐以来,行草书的笔法最为便捷,所以在当时流行起来。
那么问题又来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书体并加以推广呢? 要说隶书,我们不得不谈到一个人——蔡邕(音yōng)。他是汉灵帝时人,官至尚书令,学识渊博。
《三国志·吴志·徐庶传》注引《魏略》载:“颍川太守李休,博学多识。休子健,亦知名。邕同郡杨阜与健相友善,见邕著作非圣人之书而好学,数言于阜。” 也就是说,蔡邕是东汉末年有名的大儒。虽然他的字写得不错,但却不是当时社会认可的书家。原因就在于他不是士族出身。
然而,正是此人创作了有章法的隶书,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八分”,并教出了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家张芝,以及西晋书圣王羲之一辈。
东晋王羲之对八分的传承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王羲之《初月帖》,为王羲之早期代表作 张芝(约公元130年前后在世),东汉末年蜀郡成都人。张芝擅长草书和隶书,他的隶书学蔡邕,草书学张昶。
关于张芝的草书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张芝有个堂妹,人称“墨娘子”,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善于草书,每当她手执笔杆沾濡墨汁在纸上疾书的时候,那翩翩起舞的样子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当然,墨娘子这样高超的书法造诣也是来源于她的良师益友——张芝。
后来,张芝将他的作品都收藏在自己书房里,只留下一幅草稿让婢女们取去擦墙。结果,这些“废纸”被一位叫黄香的人拾得。黄香是汉桓帝时的状元,他非常喜欢这些废纸上的文字,于是请人照着写下来,这就是著名的《黄帝书》。
为什么说到黄香就要提起他所处的时代呢?因为自东汉末年到魏晋这一段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普遍有着沉重的危机感。所以,他们一方面推崇汉代的学术传统,另一方面又在积极寻找新的精神寄托。在这种情况下,书法成了他们抒发情感、展现个性最直接的方式。
而张芝正好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再加上他有深厚的书法功底,因此他的作品能够流芳百世,并且直接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家。尤其是唐朝书法家,对他们更是推崇备至。比如我们熟悉的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他们在楷书上取得的成就恰恰是与学习张芝的草书有密切关系的。 如果说张芝代表了中国古代书法家在书艺上的巅峰,那么另一个人则代表了其在传播上的巅峰。这个人就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因他在书法史上地位显赫,所以后人也把他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