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四大名玉?

段坤坤段坤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通常所说的“玉”,其实指的是广义上的玉,即软玉(产自中国)和硬玉(产自缅甸)两个品种,但一般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是,在中国还有大量的“翠玉”“青玉”甚至“墨玉”等玉石矿物资源,这些矿物的颜色很多,质地也十分细腻,那么哪些才是真正在古代被使用的“名玉”呢?根据古籍记载,以及传世器物和历史文献的考证,中国古代的确有大量名玉,但其中并不包含四大名玉,而是包括了以下十二种玉器,它们才是正儿的八经的“名玉”。

1、苍璧 一种圆形扁平的中空薄片状玉器,因形状像在祭祀时所用的璧,而得名“苍璧”。在祭祀祖先神灵时使用。《礼记·礼仪》中有载:“璧,皇太后之瑗也。苍璧,元孙之瑗也。”说明周代已有利用苍璧的习俗。

2、璜 一种半圆形的小玉片,因形似壁而比壁小而薄,故名。《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载:“琼爢羹兮。”孔颖达疏云:“琼爢,玉糁也。”“膏粱为粢盛,玉糁为琼爢。”璜早在周代就是较为贵重的食物了。

3、瓒 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所持的一种仪器,形状像勺,一端有柄,由白玉或青玉制成。《礼记·郊特牲》中有载:“祝以璧瓒祀天。”郑玄注:“瓒,所以洒扫者也。”贾公彦疏云:“此瓒当通于天地。用白玉者,见天子之庙如天地之位。玉色光明莹彻,象则精朗清洁,所以为义也。”可见,瓒是一种很特殊的用于祭奠的玉器。

4、圭 一种长条形的玉器,上尖下方,形状像半个三角形,是帝王和大夫在举行仪式时所戴的礼帽。《礼记·仪礼》中有载:“爵弁服,缁冠,皮弁服,缁布冠,委貌冠,章甫冠,莽草冠,卑耳冠,缁布之冠,爵弁之帽,皮弁之帽,委貌之帽,章甫之帽,莽草之帽,卑耳之帽。”除了末端的帽子外,其余都是圭的形状。

5、璋 一种像半块圭的玉器;也指像璋的玉器。《礼记·玉藻》中有载:“诸侯朝觐,君视璋焉。”“古之君子必佩璋。”说明春秋战国时,王公贵人常将璋作为佩戴的玉器。

6、琮 方形或长方形、内方而外圆的中空管状玉器,表面常有凹槽。《尔雅·释器》中有载:“琮,璧大而四方。”郭璞注:“似函形,中间厚,四畔薄。”这种玉器在良渚文化遗址中有所出土,可见至少在良渚文明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7、璧 扁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礼记·曲礼上》中有载:“拱手,礼之至也;拜,礼之始也。举笏,礼之终也。”贾公彦疏云:“笏,谓朝版也。初拜之时,执笏在手而自拜。既拜后,当伏,故曰‘执笏,礼之终’。”这种礼节在古代是十分常见的,而执行这个礼仪时,手里必须拿个东西,于是,璧就经常被当作礼器使用。

8、环 圆形环形首饰或饰物。《说文解字·玉部》中有载:“环,圜器也。一曰璧,好圆者。”说明在汉代认为环与璧是一样的。

9、玦 和环类似的环形首饰,不同之处在于尾部有一缺口的称玦。由于玦有缺口,所以在佩戴或者使用时,不容易和其他物品发生混淆。《诗经·卫风·芄兰》中有载:“佩玦鸣琚。”毛亨传:“佩珮然有鸣者。”李巡注:“言佩珮然有声。”可见,在西周时代就有用玦作为装饰品了。

10、瑱 古代一种垂挂在耳旁用作装饰的玉器。《说文解字》中有载:“瑱,碧也。”段玉裁注:“古人以碧簪缨,今人则以金玉为瑱。”说明在先秦乃至汉唐时代,用玉石作为瑱是很正常的。

11、镂 如果把玦看成是环的变种,那么镂就可以说是环的变种了。区别在于环与玦只有一个缺口,而镂却有一对缺口。因为镂空雕刻技术需要将一块完整的玉料分成好几块才能进行制作,这种类型的玉器十分稀少,价格也非常昂贵。

12、瑗 有弧度的玉环。《礼记·檀弓下》中有载:“大夫冕而祭,冠而步。凡祭,虽有执尊罍,冕而下,必有展。大夫则不莅事,故不在列。”孔颖达疏云:“此祭之时,尊者执樽罍酌鬯酒,卑者执捧,侍立于侧。”这里所指的“执捧”就是拿着瑷。所以,瑷也是古代祭祀时用得较多的玉器之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