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叫王喜什么?
“王喜”这个名字,可能得从民国时期一位叫王希天的人说起(1862-1935)。他本名王喜,字逸之 、号大鹤,又因父亲名字中带有“敬”字,遂将“敬”字嵌入姓名之中,称“王敬羲”或“王敬先”。因为他书法写得特别好,所以又称“王氏书奴”。
他是黑龙江阿城人,出生于地主家庭,童年时期开始随祖父读书,接受传统启蒙教育,学习四书五经。14岁考入京师同文馆,接受西学,开始学习英文和法文。17岁时,王希天考入北京清政府派出的留学预备班——京师同文馆附设的外国语补习学校,两年后才进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学习,一年后转入明治大学,专攻哲学。
1905年前后,王希天回国投身革命运动,在山西从事反满抗日活动,后前往北京,任同盟会北方支部协理员。1907年,奉命赴南洋宣传和组织华侨革命,在马来亚新加坡创办《力报》并担任主笔,积极鼓吹民主共和,抨击腐朽统治。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被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随后南下参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大会,并被推选为第一届参议院总统秘书。1913年二次革命时,他出任江苏都督府秘书长兼总参议,不久之后因讨袁失败而流亡日本。
这一时期的王希天的主要身份是政治家与新闻人,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老本行——书法。虽然他一生宦海沉浮,但是始终对书法情有独钟。据说他在做官和革命之余,常常沉浸于书法创作之中;而他那幅著名的书法作品——“临颜真卿争座位贴”,则是以政治斗争为名书写下来的。
1928年后,王希天先后担任伪满洲国总理大臣、立法院长等职,并加入国民党。此后他开始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希望以此作为自己新的政治舞台。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的名字由王喜改为王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