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十年代的外汇是什么?
1、中国的外汇,从长期来看是外币资产与外债的统称;短期而言,一般是指某一时点的国外可以兑换的金融资产。 2、对于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来说,主要是美钞和欧洲债券为主。如果发生危机或者战争,首先会抛售美钞,因为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其次才是黄金。
3、改革开放以前(以下简称“以前”),我国的外贸是以出口创汇为主,因此为了刺激出口,国家对出口企业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卖给出口商,其差额由国家财政拿钱出来补贴给出口企业。当然,政府也不是随便就补贴的,要根据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出口商品换汇成本,超过换汇成本的金额部分,才由财政进行补贴。也就是说,政府不是全部负担企业的汇兑损失,只有超过一定限度的情况下才承担一部分。比如,某年进口钢材300万吨,按当时国际价格每吨50美元计算,需支付美金1.5亿美元,但如果通过外交途径,或许可买到每吨40美元的价格,那么就可以节省开支7000万美元。
在“以出定入”的年代,由于外贸出口可以获得外汇,而进口却需要支付外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因为国家补贴差额的原因,实际上很多外资企业是不赚钱甚至亏钱的,但正因为如此,这些外资企业对我国的经济侵略是被掩盖的。
4、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实施“以进代出”的政策,即用进口设备和技术的方式来弥补出口创汇的不足。但由于此前多年外贸出口创汇较多,因此国家仍掌握着一定的主动权,仍然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货币供应额度来调控外汇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