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小头值多少人民币?
题主图片中的“元小头”应指近代铜圆当中的“清代机制铜圆”,即清朝道光、咸丰年间铸造的当二、当五文等面值黄铜或紫铜圆币。这类铜圆当中,部分铸工精良、版式独特的品种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价值不菲;但绝大多数流通品的价值并不高,市场价一般在20~50元/枚之间。 因当时清廷财政困难,为弥补国库空虚,曾先后多次铸造价值较小的铜圆,而“清末机制铜圆”正是由此而来。这些铜圆中材质有红铜、黄铜和紫铜等多种,因含镍量不同,色呈金黄、橙红或紫红。 据考证,我国古代已有以金属铸币的传统。但将冶铁技术应用于铸币工艺,最早却是在汉代出现的。到了唐代始用青铜铸钱(即铜合金铸币),宋代出现了铜钱和铁钱两种货币形态,元代开始大量使用黄铜铸币并沿用至明代。
而清代的铜币则是完全继承明代的制度。因此可以这样说:先有铜合金铸币再有了黄铜铸币——这种演变过程在我国的历代钱币上都有体现。 除原料成分不同外,清末机制铜圆与明代的制币工艺基本相同。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机器生产,所生产的铜圆大小一致,形状统一,十分标准。而且清廷在铸造这种铜圆的时候,为了便于识别,将其表面刻印有干支纪年。这种纪年方式在我国的钱币史上尚属首次,所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元小头”的材质属于铜锌合金,但在铸造这样的合金硬币时,清廷是采用挖补法的铸造工艺。即在熔融的铜液中掺入适量锌片后浇铸成形,待其冷凝后在坯饼上打出十字形印痕以区分版面,最后通过翻砂铸造出更多的铜圆。这样的铸造方法使得“元小头”的表面不似近代机制币那般光洁,而是带有细小的凸凹点状纹理。 这些特征都是鉴别“元小头”的真伪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