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紫檀摆件有收藏价值?
说到有收藏价值的紫檀,那就得从紫檀的属性开始说起了。 紫檀,古称“檀香木”,是一类红木的总称,属于豆目紫檀属植物,约二十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 中国自古就有种植紫檀树的习惯,明代曾一度移植到江南各地栽培,现在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南亚各国。 作为一类木材的总称,不同品种的紫檀之间性质差别很大。其中,紫檀属花梨木类里的小叶紫檀(紫檀中的精品)颜色深紫,纹理细密,木质坚硬,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而大叶紫檀(不是紫檀)的颜色略浅,纹理较粗,质地松散。 虽然同属一类木材,但是两者之间的价值和价格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所以,要说起有价值的紫檀,那必定首先是小叶紫檀了。那么,什么样的物品由小叶紫檀制作才会有价值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采用整料雕刻的工艺美术品,比如茶具、酒具、文具、乐器等;
②采用镶嵌工艺制作的挂件或把玩件,如佛珠、念珠、把件等;
③结构严谨、造型美观、用料宝贵的家具或生活用品,如屏风、桌案、椅子、柜子等;
④体积较小、艺术性较高的雕刻艺术品,比如人物、山水、花卉、禽鸟等;
⑤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饰品,如牙雕、玉雕、木雕、织绣等等。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五类只是有收藏价值的紫檀物品的范畴,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符合这些条件的物品都有着同等的价值。 因为在我国,早在清朝中后期就形成了“紫檀作木,惟供用器”的世俗观念,所以许多家庭都会使用上好的紫檀制作餐具、茶具甚至棺椁。这些用途广泛的家具,由于流传量多,质量又好,即使使用了很长时间,也很难保存下来。再加上它们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比较单一,缺乏深层次的意义,也就不可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了。 反之,那些文化含量较高,能够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审美意识和风格特征的家具,由于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也就有着更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像一些明清时期的紫檀桌椅、案几等,只要保存完整,就会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
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并非越老的紫檀物件就越有价值。因为影响一件物品价值的因素除了材质之外,还有制作工艺、人文历史和消费群体等诸多方面。对于紫檀而言,明清时期(尤其是明中期之后)的做工是最为讲究的,这时候做出来的东西才最有人文历史价值,也最有收藏价值。当然,清早中期的物品也要比清末民初乃至现代的物品更有价值。 一件物品有没有价值,关键要看它的材质是不是上乘,制作是否精良,是否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是否契合消费者的需求等因素。而对于紫檀来说,这些因素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这件物品的价值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