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琉璃有没有收藏价值?
“老琉璃”这个词实在有点宽泛,本人目前所接触的文物中,有明洪武时期的、有清乾隆的,但是年代最早的是一件民国初年的仿古琉璃,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有些特征是可以说的。 个人觉得,判断一件物品有无收藏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时代特性——某件文物之所以成为文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它出现在特定的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赋予它的特殊意义,使它在后世具有了价值。如果一件文物能够很好地代表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水平,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反之若是出现了一件比较落后于时代的商品或者工艺品,尽管它也可能是珍贵的,但是它的存在对于研究那个时期的历史文化作用就不是那么大。所以从时代特性上来看,一件文物是否有收藏的价值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时代特性的角度来看,明朝的景泰蓝和清朝的珐琅彩都具有代表性,都是当时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现在把有代表性的明代景泰蓝和清代珐琅彩收藏品看成是有价值的文物是没多大问题的。而同时期的其他瓷器,比如白瓷、青花瓷等是不是就没有价值了呢?也不尽然,虽然它们可能是当时的日用品,但是具有非常精美的造型和装饰艺术的,同样可以成为珍贵的艺术品。(这里只说收藏,不说学术研究和使用价值)
2.审美风格——每一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文化,这点不仅仅体现在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种类上,同样也体现在民间工艺上面。我们评价一件文物的时候还要看看这件文物是否代表了当时一种特有的审美风格。如果是的话,那么它就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就拿明清两代的宫廷珐琅来说吧,因为这两个朝代的宫廷都喜欢用珐琅工艺品装饰宫内陈设,而且用的珐琅料都是经过特别调配过的,颜色绚丽多彩,富丽堂皇,但是这样的色彩在今天的现代生活中却很难找到,所以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明清工艺美术独特风格的象征,是具有很高观赏和收藏价值。
3.工艺难度——任何一件文物都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复杂的加工才能完成,有的还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断改进才能最终定型,因此其制作过程本身也是比较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我们看看这些制作工艺是不是已经失传或者很难再复制出来,如果是的话,那就更能增加这件文物的稀有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