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和民国相差多少年?

韩科源韩科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公元”一词出现到现在,我们一直在使用“公历”这个名称。 “公元”就是公历纪元,又称西历或基督纪元,是指耶稣基督诞生后第一个年代,以基督诞生的年份为计算年代的方法。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公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标准,即公历纪年法。

大家熟悉的“公元”纪年的出现时间应该为公元354年。 东晋成帝咸康四年(公元354年),在首都洛阳设置史官,负责记录帝王们的言行,编写历史著作。同时,皇帝还下诏令各地每遇闰年增设一个节度使(管理区域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

由于这一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创立的太初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这种纪年法也被称为“太初历”。它规定,以每年正月初一(公历1月1日)为元旦,正月初一当天叫岁首,也就是现在的春节;每年的最后一天(公历12月31日)为岁末。为了计算的方便,设置了闰月。

但“公元”的称呼并不准确,其全称应为“公元纪年法”。这是因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采用阴历(又称农历、夏历)计年,并且不把皇帝即位那一年算作第一年,而是把这一年称为“上元年”或者“元丰”等。如此以来,一个帝王在位时所使用的年号就有很多了。例如,清高宗弘历于公元1760年至1769年间使用的年号为“乾隆”,而他在公元1765年至1766年间的年号为“丁巳”。他即位的第二年(公元1738年)正月就发生了日食,按阳历推算这天应该是农历十一月初二,因此当时有“戊戌冬至前,丙午朔旦食”的诗句描述这一天。

到了现代,人们把世界上通行的西历作为统一的标准记年法,并称之为“公元”。这跟我国古代采用的“元”年号毫无关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