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江永源是个什么人?
江永源,字孟渔,湖南湘乡人,生于1845年2月7日[1],原籍江西省南昌府庐陵县,清朝官员、画家。同治甲戌科举人,曾任广东南雄知县;擅画山水,得沈周、文徵明笔法,尤工兰竹。著有《南中绘造园室》二卷行世。 其父江国英(1819—1867),字丽川,号石庄,道光十九年(1839)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母刘氏。 江国英早年在京师做官时,与同里曾国藩关系较好。咸丰八年(1858),曾送其子曾纪泽去南京拜见江国英,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家境富裕,又是朝廷命官,故在各地都有田产,且喜欢结交文人雅士。当时著名书画家吴昌硕、虚云法师等人都与他有过交往。 江国英早年中进士后,在家乡建起一座书院,亲自授课讲学,还延请名师,招收弟子数百人。他的两个儿子江庆衍、江庆常也都是进士,有“父子探花”之称。
江永源作为世家子弟,从小跟随父亲、叔父读书,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才华出众。同治十二年(1873),他参加举人考试并考取第七名。次年,赴京参加会试,又取得优贡生的成绩。由于他擅长丹青,被授职为内阁中书。光绪三年(1877),他被派往陕西周至任县令一职。
任职期间,他兴利除弊,勤于政事,颇有清官之风,深受百姓爱戴。不过也正因为这一职务,使他此后仕途受阻,一直到光绪二十四年方才调回北京,以道员用通判衔补用。不久,又被调入直隶总督衙门供职。 光绪三十年正月(1904年2月),奉旨出使日本,负责与日本谈判关于朝鲜的问题。二月,抵达东京。 三月,与日本外务卿井上馨、全权大使伊集院彦吉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和《附约》共计十款,规定自文久元年(1861)起,日本撤出占据了中国东北的南满铁路和抚顺煤矿,并将旅顺港让与中国,但由日本租借使用二十年后归还。
这次使日活动,江永源不辱使命,在外交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回国后,受到清廷称赞,被赏加三品卿衔。四月,返抵天津。 十月,由北洋大臣袁世凯保荐,获赏给花翎。十二月,调任湖北按察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湖北军政府成立,江永源被革职。次年春到沪上,寓居上海法租界。 1915年农历九月初一,在上海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