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十元钱什么样?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讲述在民国时期,十元钱到底能做什么。其实,这篇文章在多年前就已经看到过,但当年的十元钱,到底能买什么,却全然不知。文章说,十银元,在近代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它既不是一个整数,也不是什么精准的数字,它只是代表了一个“几分之一”。
所以,十银元究竟是多少钱,这就难以回答了,它只是一个通称,可以折合成什么,要看它的分量怎么样。因为银元这种东西,它可以购买的东西在价值上是不固定的,因为这个铜金属和价值不同,有贵有贱,所以它买的东西也是不同。
如果那个时候十元纸钞能做什么,我想,如果放在平时,它应该只能买几个鸡蛋,或者一两斤猪肉吧,但若遇到灾荒之年,十元纸钞很有可能就会变得一塌糊涂。虽然在价值上它并不值钱,但是它却是那个社会中,一种具有代表力的货币。
根据文章所述,当时十元纸钞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941年,社会舆论呼吁政府改革币制,提高纸币信用,重庆国民政府成立新的中央银行券发行委员会,决定以法币兑换银圆,每元法币可兑换银圆二角五庚(原银圆二角五分),农民用银圆兑换法币,每元只准兑换二角,银圆流失加剧。
1942年夏,社会舆论提出建立银圆自由市场,允许人民自由持有银圆,限制法币流通。此令一下,银圆价格顿跌,每元只值法币一元多一点,二百万银圆才值一百万法币,跌价非常厉害。
1943年4月5日,云南镇沅县发生“四·五”事件,民众集合赶至县参议会要求开放银圆自由买卖,被警察弹压,殴伤多人。中国民主同盟就此发表严正声明,指出人民对法币信心丧失殆尽,这是原因之一,为此呼吁政府迅即召开国民大会,实行民主政治,并立即实行币制改革;7月20日,中央银行公布修改币制草案,定名为“中央银行兑换券”,依规定,凡持有银圆者,可向中央银行按面额兑换,不收手续费;8月1日中央银行宣布收兑银圆,收兑价格每元银圆5.439352法币,兑换结束期限为当年12月31日。
从这段历史来看,不难发现当时政府的难题,法币有问题,银圆也有问题。法币不能流通,银圆也不能流通。这个时候政府希望银圆能回归流通,这样对于稳定法币有所用处,于是就有了银圆买卖管制的限制,你只能拿到银行去兑换,其他的地方不准买卖。然而,管制的结果,就是民间私下买卖,最终竟然出现了私换市场的产生。
但不管怎么说,银圆终究是退出流通了。但退出流通的银圆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很多留在了民间。这些银圆,或者是有人收藏,或者是埋藏在地下。不管怎么样,它们都成为了当时中国币制变革失败的见证者。那么,到了后来,这些银圆又是怎样了呢,这些银圆后来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其实,这些在后来成为银圆票样,作为钱币收藏者,他们不再具备流通的职能,他们只是作为一种艺术品,一种收藏品而存在的。
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曾经提到他曾经看到过一个收藏银圆的帖子,里面称,一位泉友获一片银圆,片状,边缘微微卷起,呈古铜色,正面呈银白色,面纹清晰可辨,背面龙纹怒目,须、眉、身、尾均见分毫,有背拓片上缘缺损一片。帖中称,从拓片上看,银圆正面为康熙通宝四字,背面为乾隆五式,因年代已久,难以确定究竟是嘉庆还是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