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八年等于现代的几年?
我国古代时间计算法有两种,一是历朔法,二是折算法。
所谓历朔法,就是根据太阳运行轨道中的十二个特定平面,所形成的太阳历,也就是现代人所指的儒略历。它每年有365.25天,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共12个月。是我国古代掌握时间与计算时间的基本方法。但因历法粗糙,不能准确反映太阳运行的真实情况,所以又产生了折算法。
折算法就是在历朔法基础上,对太阳所在的日期做适当修正,使计算的日期与太阳的真实运行情况相符合。这种计算方法在我国起源甚久,最早见于《书经》,据说伏羲氏制历法时,就已经使用这种折算法。
我国古代有五历,即:《太初历》、《黄帝历》、《颛顼历》、《尧历》、《夏历》。太初是汉朝当时的年号,太初历就是汉朝历,又称后汉历。它是我国最早的太阳历,始于公元前104年,终于公元23年,共计120年,共治130夏(历年)。《汉书·律历志》云:“太初历日,二十八宿之会,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一度,岁十二会”。意思是说,太初历的规定,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30天,余下4天为闰日。用这种历法,公元前42年景帝子刘宁被立为中山王时,已经12岁就“日蚀,中山王旦望祭厥父陵”;而公元前5年西汉成帝刘骜即皇帝的位,“大赦天下”,这年正是西汉成帝即位第二年,历曰公元前三两年。也就是说刘骜是在“二岁”之内,“大赦天下”两回。
太初历的诞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采用日影测历的记事法来制定时间制度。在此之前,虽然也有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测历,但并无详细记载,只有一些概略的文字叙述。太初历的制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按照恒星的运动规律,用合理的数学方法得来的历法,是我国历法的一个重大革新。它第一次引入了“太阴”之月,并明确规定了月亮的运行轨道是圆的,因而纠正了以前种种错误认识。太初历是用节气作为划分月份的标志。“斗指亥”为立冬,“斗指寅”为惊蛰,共十二个月,每月二十四节气。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历法的成熟。此后,我国历代的正历(即普通使用的夏历)都是以太初历为基础,不断修补、完善、沿用下来的。
如今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太初历,八分之一”,这就是描述太初历所用时间与实际所用时间百分比。实际上,这只是历法时间的一个大约,因为一回归年实际长度365.2422日,与365日略有差异。其差异产生根源在于:(1)历法的修正,实际是根据太阳历时间,而实际应用中的历法,还要考虑与地球、月亮的关系;(2)每年有354.3675日,间隔14月有余;(3)历法时间是一个平均时间,地球圆周运动实际是一个离心运动,有日心率一项,由于这个离心运动的存在,使得每个回归年不再是365日,而存在与365.2422日的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日长出入。总之,回归年实际时间比365日多,而太初历所划分的12个月份,只能是365日的近似值(大约87.5%)。所以用太初历时间计算某年某月某日,应再加上0.125日,才能算得正确的时间,也就是所谓的“太初历八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