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中元多吗?

舒嘎舒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7月出了《中华民国史》,其中涉及社会生活一章,介绍到辛亥革命后,民间流行迷信故事:

传说20世纪30年代,上海有一个小叫花子,乞讨无门,一日,遇见一算命先生,问今生命运,先生掐指算了一遍,黯然叹息:“你前生原是富家公子,因嫖赌邪行,辜负良田,今生让你讨饭来还清前生债。”小叫花子听了,惊惶而去。

这故事说明,那时的人对命运是极其迷信的,同时也可见,30年代上海生活水平的下降。

说起中元节,也有人称之为“鬼节”,因为这一天禁鸣哭声,以禁食阴物,故又称之为“哑节”。至于是否此节是为了纪念鬼魂而至,尚无确凿依据,但此节盛行,则是普遍的事实。

按照习俗,这一天的活动很多,较为普遍的是设祭,祭祀亡灵(包括现有已死的家畜、宠物),供馔糕饼,焚化献煮,鸣放鞭炮,以示纪念。一些家庭中还在门口设桌子"接祖"(迎接亡故的家神回家),晚上接祖回家,置办酒宴,烧纸送礼,深夜鸣炮,送祖归山。

有些地方还有“七月穿袜子,八月穿裙子”的说法。意在告诫人们,立秋之后,要多添衣物;处暑之后,则要减衣。照此来说,农历七月,正好处在夏秋转换的节气中,虽是盛夏,但已经潜伏的秋凉气息也已近在咫尺,所以穿袜子是正确的。

其实,袜子是“居”之神地,即居之场所,安身之处。故而古代中国,十分重视鞋子和袜子的制作,不论是官服或者平民的衣服,袜子和鞋子都画得非常精致,因为这关乎人的身份品味,是居之平安,行之稳妥的“地”神。

中元节也是艺术家的盛典。宋代“东京十八学士” 中就有刘跂,他常与“明经陈公”、“太史陈公”等在月下吟哦,自号“月下老”。刘跂诗名传世不多,但词作却相当可观,原集已散,今检《全宋词》中,尚存三十八首。

诗人郭沫若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天台高处秋。唯有月中蟾桂冷,山中老桂未曾休。(题记:题凤凰山,山踞舟市,与凤凰亭相对,为黄龙山余脉。因旧有凤凰庵,又宋高宗曾游此,故名。)”中,对山中的老桂树很感兴趣,虽然当年凤凰飞去哪里,今已不可考,惟蟾桂和山中老桂,犹自年年飘香,这也是一种文化的“恋地情结”吧。

说到“恋地情结”,想起抗战时期,顾颉刚先生在乐山住了一段时间,写了不少诗,其中有“行行莫忘顾庐在,老去魂牵只此身”之句。看来,尽管先生走遍天下,最终还是恋着出生地,正如许多旅雁飞越高原,回望家乡,总是无法忘怀那样。

还有一种习俗,即由青布制作成小包袱,包上豆腐和红枣,投入河中,意为斋菜,让水里诸神享用。据说此节是源于宋元旧俗,即以豆腐和红枣奉献地户,以求新秋吉庆。

“七月十五”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除全国普遍进行之外,在北京,还有“城隍爷出城”的活动,“城隍爷”即春秋魏国人范仲淹,南宋咸淳三年(1267),南宋亡国之酷吏吴潜,以诬指范仲淹谋反,蒙害丧命,当时人说他“捐生死而取富贵,欺天地而残民命”,百姓哀其无辜而冤死,为了纪念他,把他招魂安葬于思乡园。明代改葬于大兴(今宣武区宣南),建庙祀之。“出城”即祭城隍。相传,七月十五是城隍的生日,这一天,城隍爷出城享受民间香火祀典,故又称“接城隍”。

在河北定县,旧时官府和民间从七月一日开始,连续七日设宴席,唱“还魂戏”,以悼念因疫情防控而亡故的官兵和防疫工作人员。

在江苏大丰,七月十五日,要吃“糊涂”,这种“糊涂”是用杂合面制成细条状,油炸成金黄色小块,也称“鬼扎”或“小素鸡”。这些习俗,至今仍沿袭不改。

其实七月十五,只是农历七月的第一个月圆节,往后还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此二节也是人们对月圆的向往,对团圆的祝愿,对高节(菊花)的钦敬。不过,在古时,这些节日都比七月十五要重要,所以人们对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并不陌生。

(作者系著名报人、文史专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