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发行有几元的?
前年,在一个古玩市场里转了转,一个摊子上摆着几款老银元和纸币,其中,有一张民国三年(1914年)发行的关金券,背面中文为“伍圆”, 正面为“关金”,上面印有孙中山头像,纸色呈淡褐色,油墨色彩均匀。因为是第三版人民币的母版,所以图案清晰,线条分明,极具收藏欣赏价值。当时, 摊主开价150元,经过还价,以100元拿下了。
说起“关金”,一些收藏者也许不太清楚,但提到著名的金元券,就无人不知了。旧时,银钱流通不便,于是,就用纸币代替。早在1912年3月,北京政府国家银行首次发行的纸 币就称作“京币”,面额有100元、10元和5元3种。因为100元钱纸颜色发黄,俗称“黄千”;10元钱纸颜色发白,俗称“白 百”;5元钱纸颜色发绿,俗称“绿伍”。“黄千”和“白百”较“绿伍”存世量少,收藏价格较高。
1928年底,国民政府统一财政,公布了《财政宣言》,决定推行统一公债和改组币制,以统一党争,纾解国困。1933年,国民政府令中央银行、中国通货银行及中国农民银行的银币券统一发行,改称“法币”,定银本位制,坚决施行银钞兑换。自此,纸币成了流通的主力,银两和银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为了强化法币的信用,取消银两和银币的流通,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颁布了《银本位币铸造条例》和《银本位市铸造暂行办法》,明确法币与银本位币接轨。银本位币分一圆、半圆、二角、一角、五分四种,图案有孙中山像和梅花银鱼,币值有75、50、25、12、5分5种,设 有银圆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铸造,银行界为控制流通领域,规定凡银圆业股份有限公司铸成的银本位币须出售给中央银行。1936年11月,国民政府又颁布《中央银行管理 银圆及银本位币暂行办法》,加强控制银圆及银本位币的流通。”
1948年,因为政府财政困难,无奈发行金圆券,以取代银圆和银本位币。于是,收藏界的“老生常谈”的话题又出来了:以银本位币为主,收藏 尽量以真币为最佳;如果是假的,必须看其艺术欣赏价值如何。一些收藏银边夹钱纸币的藏家往往会拿出银圆或银本位币,用夹钱方式进行兑换。
其实,夹钱纸币的形成原因有多种,有些是真实版本,很多则是后人伪造用来骗取利益的。另外,在1949年前,我国印刷业不发达,很多印刷品质量较差,很多纸币很容易出现颜色晕淡或者发霉变质,因而,有些不曾被认定是错版而流出的精品小版也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