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玻璃么?
据《梦粱录》记载:“西湖夏天,多有盘池、亭榭,纳凉吟饮,采芰荷、菱鸡、桃花、梅花之类,浸入杯中,以美酒染之,名曰‘玻璃饧’。”也就是说,在宋代,就已经有了通过发酵方法制造出来的麦芽糖,又叫“糖稀”,还有了利用麦芽糖融合花瓣等各种瓜果制成色香味俱全的“梅脂”。而这“梅脂”又可溶于水,也就是在宋代,已经有了透明的像玻璃那样的糖了。
如果说宋人的“玻璃饧”还不令人产生误解的话,那么清代人吴虎臣的日记《松邻日记》则是比较明确地说到了“玻璃”:“……送水者二十余里,用板车拉,玻璃极薄,纹缕可见。”这里的“玻璃”已经与现代意义上的玻璃毫无差别了。而到了清代中后期,一些文人墨客在游山玩水之余,也喜欢把玩民间工艺品,他们在留下的游记中,多次提到了“玻璃”:“取匙搅动,其泡虹跃,烟翳缭绕,如熟玻璃状。”(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盆种草木,灌以开水,绿烂如翡翠,有水晶帘,黑白缎,玻璃器,俱玲珑别致,间以他种花草,四时飘香竞览。”(潘荣凤《西京除尘记》)这里所说的“玻璃”,已经不仅仅是糖了,还包括用玻璃制品如瓷碗、瓷盆等多种器具,到了后来,甚至还用玻璃镜代替了。
那么,在中国古代,是否有真正的玻璃出现呢?从现存的资料来看,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用玻璃了,湖北省沙市区关麓村出土的楚墓竹简中,就有这样一则文字:“食玉髓、蜜、饴如松。”意即吃玉髓(即玻璃)、蜜、饴之类食物有如吃松子。另外,在《尸子》、《韩非子》、《管子》等古籍中,都有关于玻璃的记载。而到了汉代,因为中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增多,玻璃器也时常见于汉代的墓葬中,如在河北石家庄赵王墓中就有琉璃碗、琉璃片,在宁夏和甘肃,也都有汉代的琉璃珠被发现。
而到了近代,中国的玻璃工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耀华”牌玻璃制品就曾多次被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宾,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今天,我国的玻璃工艺一定也能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