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投展能写到布上吗?
理论上讲,“国展”对于作品材料没有要求,就是说你使用什么材料创作,都必须无条件接收,但要从实际方面考虑,布不容易保存,即使中了展也会“打回老家去”,在某种程度上讲,也就相当于落选了。而且布的纸性与毛笔的运行习惯也不在“最佳匹配”状态,不建议使用。
纸、绢、绫
传统书法的主要材料是“纸”,历代的各种墨迹佳作,基本上都使用“纸”创作。我们从这些经典的神品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纸与笔的亲和度非常高,笔在其上可以充分的表现出各种笔性。例如,我们看颜鲁公的墨迹本《争座位帖》。颜真卿用笔浑厚苍茫、大气磅礴,而且笔法极其丰富,它表现了颜书楷行书的一切特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这些笔性、笔理、笔法又是通过一种“粗疏有鬃”的纸来体现的。颜真卿的另外一种典型代表作品是《祭侄文稿》,也是用纸创作,我们称其为“神品”,其笔法也是随心所欲、一任天然,与《争座位帖》笔法一样,也得到了100%的发挥,这当然与“纸”这一材料的特性分不开。所以,我们对于“国展”用纸的要求,应当首先选择“纸”。
“绢”也是历代书法大家普遍使用的创作材料。与“纸”相比较,“绢”在笔法的表现上略差一些。如颜真卿的《自书告身》为墨迹绢本,与《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在笔法上存在着差异。
绫是用比绸纤细的丝织成,绫的质地比绢粗糙,多用来为书画装裱“镶边”或作手卷“包首”。历史上用绫作创作材料的书家不多,绫在行草书中笔法的变化表现不如“纸”和“绢”。因此,我们在“国展”创作上,选择“绢”和“绫”作为创作材料,应当十分谨慎。
泥金
把黄金磨成粉,均匀的刷在绢或纸上而做成的材料,古人常用于写经。由于泥金的表面光滑,因此,笔在上面的运行受到极大限制,很难表现出丰富的笔法。历史上,在泥金上写字的书法家并不多。
漆纸、漆纱
用油漆涂过加工的纸和纱,特点是十分光滑明亮。元末至清代中期,流行在漆纱上写字。此材料在表现笔法上与泥金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