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书画作品有哪些?
范曾,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1938年生于江苏南通,中国当代大儒、文化大家、书画巨匠、文学家、戏剧家、诗人。他集文武医礼于一身,集诗书画剧于一身,是当代中国当之无愧的“文化昆仑”。
范曾先生是中国艺术界将诗文、书法、绘画以及文艺理论熔为一炉的集大成者,以传统水墨技巧描绘了大量古文诗词与历史典故,以飘逸豪放、竹韵古风的艺术风格形成“新古典主义”的文化思潮。先生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题材之广泛,体裁之多样,其技巧已趋化境。聚诗、文、书、画四绝于一身,其宏大创作屡创新高,不断被海内外大博物馆及收藏家珍藏。
自90年代以来,范曾先生致力于讲学育人。培养出一批画坛新秀如白庚延、杨炳义、刘泉义等。范先生还热心于推动世界文化交流,多次造访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诸多国家,向海外推介中国文化,得到世界的高度赞誉。1992年,荷兰皇家俱乐部授予范曾“玛斯菲利德爵士”勋章。1994年,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为表彰范曾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推动,亲笔签名、致函范曾先生予以表彰。1996年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为范曾先生举办“范曾艺术展”致函庆贺。
1996年,日本东京“范曾历史剧画展暨艺术学术讨论会”上,有三十五所大学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教授一百五十余人在隆重的酒会上为范曾艺术干杯。2004年11月,在德国海得堡大学举行的“范曾先生文化业绩学术讨论会”上,七位德国汉学研究名家著文对范曾先生的文化成绩做出了系统而卓越的研究。2008年美国大学研究学者协会在明西苏打州的斯通顿正式决定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研究范曾先生业绩的学者,成立“范曾研究会”。这使得范曾先生成为在世的世界级少数研究学者协会中的一员。
2011年受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委托,范曾先生为联合国创作完成《天宫》巨幅绢本作品,成为继毕加索、马蒂斯、雷诺阿、米罗、安迪·沃霍尔、大卫·霍克尼后,联合国总部收藏其作品的唯一华人艺术家,联合国还为此制作永久标识牌以示纪念。2012年,在俄罗斯普京总统的亲自关注下,范曾先生被莫斯科州国立大学授予“名誉哲学博士”位,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美术家,2013年初,俄罗斯总统普京亲笔签署总统令,授予范曾先生“俄罗斯艺术科学院荣誉教授”称号。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总部永久收藏范曾先生的国画巨制《老子出关图》,使先生成为第一个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东方艺术家。同年,范曾先生为俄罗斯联邦政府创作的《彼得大帝》绢本作品悬挂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成为范曾先生在东方和西方世界取得公认的艺术成就象征。继联合国之后,范先生再次成为亚洲第一位作品进入克里姆林宫的画家。2016年,法国文化部为表彰范曾先生在文化艺术领域取得的卓然成绩和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积极贡献,决定授予范曾先生“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位”,使范曾先生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