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博物馆有吴之璠的作品?
吴之璠,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清康熙年间,字鲁珍,号菊园,又号硕亭,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专治竹根雕刻,他充分利用竹根的天然特性,运构立意,雕刻出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将绘画与书法融入竹刻工艺之中,代表作有“西园雅集图笔筒”、“御制耕织图”。吴之璠继承发扬了濮澄开创的竹刻浅浮雕技法及朱缨倡导的“以绘画法作雕刻”的创作经验,又借鉴竹以外的工艺品种的制作技法,“借材异地”,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竹刻艺术风格。他的艺术才能将竹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苏州一带竹刻艺术的新纪元,成为继明代嘉湖派、金陵派之后的一代竹刻大师和吴派竹刻艺术的创始人。
他的竹刻艺术使竹刻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吴之璠刻竹重视整体的审美情趣,多表现寓意吉祥的画面,画面简洁,形象生动。所刻松鼠葡萄纹笔筒、文禽花卉纹笔筒之类,构图丰满,情趣盎然。此外,他还长于在竹臂搁上刻溪山清趣、行旅野市、清斋幽坐、高人逸士等画面,以抒情谐趣见长。吴之璠在竹刻的实践中,从雕刻技艺上,有意识地把“画法”与“雕刻法”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平面的“画”,在竹刻上有浮雕、圆雕、透雕艺术效果,而且又能保留“画”的韵味,从而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浅浮雕”技艺。他的这一“刀法”,使竹刻艺术更具韵味,也更完美。
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及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芝加哥艺术馆,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法国吉美东方艺术博物馆等均有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