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朝珠背云都有什么材质?
清宫所做朝珠上背云最初均为累丝珐琅、点翠等贵重工艺,并且样式也相对较多,但佩戴者却有严格的限制,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用金龙头、累丝珠及点翠等工艺,贵妃以下用金珠结珠,再以下嫔妃以上用珊瑚背云,侍妾则用蜜蜡背云,样式均为“寿”字形。1912至1924年溥仪在位时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下令停止珠玉朝珠的制作。此后清宫所做朝珠上的背云样式、图案及材质等都相对单一了,仅见有“寿”字形和椭圆形两式。
背云的材质主要包括玉石类(玉、水晶、青金石、琉璃等)、珊瑚类、有机宝石类(琥珀、蜜蜡、紫檀等),以及金、银和各种金属累丝珐琅(景泰蓝)。朝珠上使用最多的背云当属玉石类,品种繁多如翡翠、珊瑚、紫檀、木变石、东陵石、金丝玉、孔雀石等。
朝服袍上朝珠的纹样除了有象征着“福寿绵绵”图案的背云外,朝珠珠体上亦有雕刻纹饰的朝珠,其纹饰大多为有吉祥寓意的传统图案,如蝙蝠、松鹿、葫芦等。
另外,朝珠还有象征十二月花神图案的,朝珠孔眼的间隔珠上每三颗一组为花瓣、叶子和花蕾组成的花朵图案,10组30颗间隔珠分作正背两面,前后各5组,5组间隔珠分别构成5朵开放的花朵图案,从前面正中一颗背云向两侧延伸看,依次盛开的花为水仙、玉兰、牡丹、莲花、菊花,依次为1-5月花神,背面亦相同,前后两面为10朵花,加上正中背云下面暗含的一朵花,前后一共11朵,象征着12个月花神,正中背云图案为一蝙蝠象征福,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