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绞胎瓷器?
由于绞胎瓷在宋代以后已失传,清乾隆时虽曾烧制绞釉器,但并非绞胎瓷,所以市场极为罕见,因此,目前国内外博物馆或私人手里很少收藏到绞胎瓷。正因如此,存世的绞胎瓷也就成了中外鉴藏家和收藏家争相寻觅的珍品。绞胎瓷由于存世少,伪品较少,但还是要注意鉴别。
一、看胎釉。绞胎瓷的胎体较薄,是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瓷土相互绞合揉练后制成,因而胎内具有木纹、鸟羽纹、云纹、云朵纹以及类似釉斑形状等独特纹理效果,并且纹饰内外贯通,内外一致,浑然一体。
二、看器型。绞胎瓷多为日用生活器皿,造型朴实无华,浑厚丰满,线条优美。常见的有各式茶具、餐具、盘口瓶、军持瓶、枕、洗及瓷俑等。造型厚重大方,线条流畅,端庄古朴。
三、看纹饰。绞胎瓷器一般装饰手法简洁、巧妙。装饰图案除各种木纹外,也有采用划花或堆塑相结合的手法,或以贴花手法装饰器表。有的器物口沿、足部施以薄釉或青、白釉,但不上满釉。有的器物则全部露胎,具有质朴、素雅的艺术效果。图案花纹具有内外贯通、里外一致,具有木纹、羽毛纹等自然艺术效果,并有单色和彩色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