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有什么瓷器?
由于东汉的釉陶在质量上已接近或甚至达到瓷器的标准,因此有人称它为“原始瓷器”,或叫“类瓷釉陶”、“早期瓷器”等。
从汉代釉陶与瓷器的烧造工艺来看,基本没有什么差别。首先窑温都达到1200℃的高温,其次是釉陶是在器物内、外施上含钙长石釉或石灰釉的素坯上烧成的。但两者还是存在着明显的异同之处。
釉陶所用的瓷土含铁量高达2.7%~19%,因而坯体的颜色偏深,一般为浅红、浅灰、深灰或灰黑色,而釉料仍属石灰釉,釉层较厚。由于釉陶出窑时,器表的釉层已呈现釉汁垂流现象,所以,在器物的口沿下或肩部等处往往露出朱红或深棕色的胎体。
东汉后期的黑釉碗盘,就是从酱釉器中分化出来的新品种,其烧成温度已达1280℃以上。胎质有黑色、红棕色和灰白色三种,黑色的接近乌金土色,釉面滋润如脂,纯净无瑕,显银白色、翠绿色或栗色斑彩,十分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