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怎么那么喜欢瓷器?
欧洲瓷器的产生,实际上是由青花瓷导引的。明代万历年间青花瓷传入欧洲后,由于其优异的造型、釉色、彩绘,轰动了欧洲,人们称瓷器为“白金”,昂贵的价格和无穷的魅力激发了欧洲人自主制造瓷器的欲望,于是瓷器的研制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竞相追逐的盛事。
德国人在获得青花瓷的100多年时间内,历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1708年由炼金术士波西格尔在萨克森邦的迈森找到了瓷石并研制成功了欧洲的第一件瓷器。这一重大发现得到了萨克森宫廷的重视和保护,并于第二年即1709年在迈森建起欧洲第一家瓷器制作工厂。1713年,萨克森国王将波西格尔调回宫廷担任御用陶瓷大师。因国王酷爱音乐,御用乐团常在萨克森王国的东边边境附近演出。1717年,波西格尔在一次随从国王观戏时被捷克人绑架到波希米亚一个小镇秘密生产瓷器达4年之久,这无疑对迈森制瓷技术的扩散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之后,捷克成为欧洲大陆第二个能生产瓷器的国家。此后,波西格尔被解救,又返回了迈森。经过数年的努力,波西格尔带领下的迈森工人克服了技术分散和工人叛逃等诸多困难,于1720年创制出欧洲最早的粉彩瓷。粉彩是一种以“软”彩著称的釉上彩。所谓“软”是因为它是烧好胎的施彩工艺,因而色彩虽鲜丽却极易损伤。迈森的粉彩瓷很快引起了法国瓷业的关注。1735年,迈森的粉彩画家库尔托向波尔多地区一位叫乌特鲁的商人传授了他的粉彩技术,之后乌特鲁又将此技术带入都兰的肖韦尼翁窑厂,使法国粉彩技术由此起步。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工人技术外流,迈森1737年研制出在釉中加钴的蓝彩釉下彩,使瓷器的坚固度大大提高。这种蓝色十分漂亮,成为迈森的代表色,沿用至今。法国则从肖韦尼翁窑厂开始,不断扩散粉彩瓷技术,1750年在凡尔赛的肖莱斯里特窑厂生产出欧洲最典型的粉彩瓷,因该窑厂在法国城市塞弗勒地区,之后法国国王将它迁至巴黎近郊的塞弗勒并最终于1756年正式命名为皇家塞弗勒窑厂。法国粉彩瓷的研制成功给德国迈森以极大的压力,1753年,迈森也开始生产粉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