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有瓷器吗?
瓷器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物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它。因此,人们都很关注、研究瓷器。然而,迄今为止我们还不能说对它研究透了,更谈不上彻底搞清楚。
一个非常难解的问题就是中国瓷器究竟发明于何时?目前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态度是“中国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然而具体地说出在哪一个时期,那就众说纷纭了。
有的古陶瓷学者认为:瓷器起源于商周,这方面的论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商周时期烧制原始青瓷已具备了烧制瓷器的条件;二、商周时期已在印纹硬陶上采用了釉料、施釉并进行了上釉尝试;三、商周时期已懂得并掌握了瓷器的装饰。有的古陶瓷学者认为: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原始青瓷尚未具备瓷器的基本条件,还不能称为瓷器,瓷器应源于东、西汉之交。还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原始瓷应开始于战国中、晚期,在东、西汉之交才产生真正的瓷器。之所以对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存在着种种的争论,甚至出现大相径庭的结论,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目前学术界对瓷器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对于瓷器的基本属性,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据有关资料得知,国内和港、台地区仅有关瓷器定义的专著、论文就有数十篇。
有人提出中国瓷器产生的年代为商代,他们的主要论据是1975年安徽省屯溪市在配合建设施工中,发现了一处古文化遗址,当时在清理第9号古井时,在井壁和底部发现了大量的汉、唐、宋瓷片及残器。其中有汉、唐五铢,宋代的折二铁钱以及宋瓷片数十件。经过对该井出土瓷器的鉴定,证明绝大多数是10至12世纪的产品。在这些宋瓷里面,还发现夹杂有一些与宋瓷形状相似、釉与宋瓷器相似的器物,根据它们出土地层叠压关系判断,这些器形及釉与宋代器物接近的原始青瓷器年代应该比宋代要早。于是有关学者对这些器物进行了科学测试。发现其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与宋代瓷器并无多大区别,尤其是其中一件原始青瓷六管瓶,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其胎体玻化程度很高,釉均匀光亮,呈淡湖绿色,与宋代景德镇所产影青釉十分相似。六管瓶是景德镇宋窑的普通产品。由此可见这种原始瓷器的烧结程度、质量和宋代的瓷器相差无几,应该视为“瓷器”。有的学者还将这种青瓷器与商代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的釉砂器相比,认为釉砂器不是瓷器,而青瓷器是瓷器。商代的釉砂器胎体是砂岩质的,经过几千摄氏度的高温烧成后,胎体中石英还不能熔融形成玻璃态物质,釉也只是经过涂敷的玻璃质物质,与瓷釉差别很大。而原始青瓷器,其胎体中的粘土能够经过高温而熔融、烧结形成气孔很小的玻璃体,釉与胎结合得十分紧密,釉层也有很高的玻璃釉,因此称之为瓷器。这种原始青瓷器可以称为“商代瓷器”,商是瓷器的发源期,而西周是发展期,东周则是极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