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瓷器有没有孔子像?

汤子亮汤子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孔子像的烧制,在晚清、民国时期瓷器中比较多见。晚清慈禧太后的懿旨中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民间也称孔子为“孔圣人”,这些称呼在晚清、民国时期的陶瓷品中都有出现,陶瓷品上有大量“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像”或“孔圣人像”。这些瓷器有瓷板的、瓷瓶的,也有瓷章的。民国时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少人对孔子充满了敬意,希望能得到孔子保佑,这些也刺激了烧制带有孔子像的瓷器的增加。当时很多窑场在画孔子像的时候,画工很讲究,孔子的形象有比较写实的,有比较写意的。

民国时期的瓷器上有大量的孔子像,那么,晚清时期的瓷器上有没有孔子像呢?有的收藏家以为清宫廷中严禁民间供奉孔子像,其实,这不是事实,清代人不仅可以在自己家供养孔子像,而且可以刻印孔子像。康熙年间在江西景德镇等地刻印了孔子像,印在纸上,有的彩印,这是清宫中的内务府造办处制作的,供皇宫及宗室子弟使用,以供他们供奉和祭祀孔子之用。也有印在纱上的,以做经史的封页。

晚清和民国时期带有孔子像的瓷器并不太贵,如果仅是印在瓷板上,然后镶个木框的孔子像,价格基本在几百元到一千元的价位,如果是瓷瓶上有孔子像,价格要贵一些,五千到八千元左右的都有。当然,价格高的也有,如1988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过一件晚清的青花粉彩人物龙凤纹瓶,估价高达80万至120万港元。瓷瓶上画了孔子讲学图,还有四幅孔子像。

带有孔子像的陶瓷品作为收藏品,有很好的投资收藏价值,因为其存世量并不是很大,而且,未来可能会有大量的人收藏这些带有儒家思想的藏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