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花瓷器有气泡吗?
瓷器作伪方法有很多种,有从胎釉上制造的老气假象,有旧颜色、新器皿等。在诸多伪迹中,有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新仿瓷器上烧制气泡,让不懂行的人误以为是老瓷。从传世和出土的青花瓷器来看,一般釉下青花部位都无气泡。而在非青花处、釉面或器物的口部、足部往往有较大的气泡存在。有的器物烧造时稍微有些疏忽,釉面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气泡,但很少。因为釉上的青花部位在绘画时是密实的,在施釉烧成时不容易在釉下产生气泡。而一些做旧者在新仿的青花瓷上烧上一层朦胧的气泡,远看起来,和老瓷确实很相像,让人大跌眼镜。
作伪者仿古瓷的范围一般集中在价格较高的明、清青花上。所以,收藏者对于清三代的青花瓷更要仔细鉴别。尤其到了民国时期,由于科学技术和工艺的进步,仿制技术更加先进,从胎釉到造型,再到纹饰和款识,可谓形神俱备、鱼目混珠。加上民国时期,仿古的商人获利颇丰,相互带动,使民国仿瓷有质有量,水平之高,伪品之多,为史上罕见。
清乾隆粉彩过枝福寿纹盘,口径21.7厘米、足径13.8厘米,盘口外撇、弧壁、圈足、白釉微泛青,釉面莹润,外壁绘粉彩桃纹,一老寿星抱着硕大的仙桃,回首微笑,另一仙童仰首观看。5只蝙蝠飞舞在桃树树枝间,形成五蝠(福)闹寿的喜庆景象,内壁饰桃枝下伸至盘心,桃枝叶茂、白花盛开。5只蝙蝠飞舞在花枝丛中,盘底书篆体“大清乾隆年制”款;此器造型俊秀、胎质坚密,釉色润泽,绘画技法娴熟,颜色娇艳华美,为乾隆朝典型之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