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罗汉钱币价值多少?
1864年,清廷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大量铸造银圆。由于当时国内各种矛盾急剧恶化,军费开支巨大,财政入不敷出,故清廷除在云南、广东开铸银元外,还在陕西、福建、湖北等地设局铸造当十、当五文等铜币,以供给军队和民间使用。 这些新式货币的铸造,虽然暂时缓解了财政危机,但也为日后银圆的大量流出提供了机会。
据史料记载,自光绪年间起,印度洋上的锡兰(今斯里兰卡)、马尼拉等地的矿山,就经常有人通过非正常手段将刚铸造出来的银圆运出中国;而到民国时期,更是有大量银圆通过走私流入国外市场。这些流出的银圆多集中于香港地区,再经转手倒卖,流向世界各地。 在这些被运往国外的银圆中,1867年到1890年期间铸造的“站洋”,因其币面镌刻有“ONE DOLLAR”(一美元)字样,又常被称之为“美版站洋”或“美金”。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近代英国商品输出的重要承载物,“站洋”的流通范围不仅远及东南亚、菲律宾等地,还由于英帝在印度的殖民统治,令这种银圆在印度也广泛流通。在我国南方及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如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甚至将其当作本币使用。 时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各国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美元出现严重不足。为应对这一危机,美国当局先后采取了对苏俄等国的禁运措施及布雷顿森林体系,才得以解决。 而在这期间,作为美元替补的英镑却不断升值,各国对英镑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英镑是英国国民的最高信用凭证,也是其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的主要支付手段,故英国当局便不得不继续扩大其货币发行量。
据统计,从1955年至1964年的10年时间里,英国政府总共印制了约3000亿英镑钞票,平均每年高达250亿的增幅。而这无疑会加大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英国的国家的通胀压力。 事实上,在这一轮英镑大肆增发的过程中,我国也深受其害。特别是在1964年以后,面对国内不断上涨的物价水平,为遏制通货膨胀,国务院决定发行人民帀硬币,以避免纸币可能出现的贬值现象。
值得一说的是,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正处于美苏争霸阶段,加之中英两国关系又不甚融洽,故西方国家普遍抵制采用我国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的结算货币。我国的人民币即便是在本国境内也不能完全实现自由兑换,仍然要依靠大量进口英镑来维持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