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书籍都是什么纸?
清人张潮的随笔《幽梦影》开篇就有句话:“花宜映雪,月宜映水,人宜映窗。”这话若用于古籍,亦无不妥。古人所用的纸,其性清凉,故能存墨,且以“莹洁如玉”、不伤人眼闻名。宋人姜夔的《书窗鬼点题》写道:“藏书之法,十不一二。书室要高明凉爽,最忌低湿,高则通气,明则绝暗蠹,凉爽则所宝不致虫伤鼠害,发霉油糊。”这“凉爽则所宝不致......发霉油糊”一语,点出古籍纸质莹洁通明和窗纸映其后的关联。
清代书籍用纸大致分为四类:一是用上等皮料制成的书叶纸(书纸的正页称为“书叶”),以乾隆时期的宣德、玉版等最为精彩;二是用上等竹料制成的连史纸;三是用稻、麦等谷物的茎秆制成的白绵纸;四是各种青、黄、赤色的民间草纸。若说最能体现中国古籍纸张“莹洁如玉”气质的,当属产于福建连城和建阳的连史纸以及产于江苏的白绵纸。前者洁白细密,质地坚韧光洁,不蛀不腐,久不变色,在清代即被作为修缮《四库全书》和皇家书谱的御用纸。
白绵纸色如雪花,莹润光洁,与连史纸有“姐妹花”之称。白绵纸制作考究,工序繁复,其工艺沿用古法,继承了唐代采用青檀皮制作优质宣纸的技术。如明代屠隆的《纸笺谱》所记:“以白绵纸蘸灰汁过,浸漂极洁,加糊捶过,再浸漂,再加糊再锤,如此十数次成之。如要极白者,每一百张加藤黄、石碱各二两捶过,尤佳。”清代乾隆时期的白绵纸制作工艺更见道行,纸性极佳,其品相丝毫不逊于宣德、玉版笺等,且以素白雅洁见长。
由于清廷国力充裕,加上统治者对文化的重视,清中前期的古籍,其书叶纸的普遍质量不亚于宋元。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王家谟刻的《宋元长短句》,每册一函,以宣纸及连史纸两种装订行世;又如光绪七年(1881)思适斋翻宋本的《史通》、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胡敬臣刻的《王右丞集》等,所用都是宣纸或连史纸。乾隆时期,内府刻书所用的皇家书谱纸,其质量冠绝天下,有“纸压万夷”之誉,所用的连史纸、宣纸不仅白、韧,且“如玉凝脂,厚而不腴,精而能坚”。如乾隆四十九年至五十二年(1784——1787)年间所刻的《四库全书》所用的书叶纸,玉版宣德笺等,皆为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