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钱为什么有大小?
清代沿用了明朝的钱币制度,以制钱为基本流通货币,银子作为配用的货币。由于赋税厘金、买办赔款和军费开支猛增,财政陷入困境,地方官为了从中搜刮银两,就巧立名目征收大钱。如康熙五十三年(1714)直隶总督年羹尧等以省工省钱为名,奏请铸造当百制钱。康熙帝批准,但只限于在直隶地区流通。到乾隆年间,四川等地,还铸有当五百、当千的大钱,并通行使用。大钱的流通,使物价飞涨,商业萧条,市场凋敝,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有的地方,又以大钱当制钱交纳税收,国库缺损,财政更加困难,不得不改铸制钱,禁用大钱。到了嘉庆年间,国库亏空严重,又开放了大钱。嘉庆二十四年(1819),张师载等以节省工本,便商易货为理由,奏请改铸大钱。张师载被委任为铸钱大臣,在宝苏局开炉铸造当百大钱。
大钱流行东南地区,使该地区纸币市场停滞,商贾裹足,市店萧条,钱贵银贱,各省财政“坐困”。湖北巡抚郭世勋、陕西巡抚毕沅上奏章,各省大吏也相继上疏,强烈反对铸行大钱。嘉庆帝不得已,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下令“一切大钱,悉皆停通用,改铸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