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有哪些特点?
这个得分开说,清早期(顺治、康熙)和清中晚期(雍正、乾隆、嘉庆)的翠料特点和雕刻特点都不一样~ 简单说来,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自古对玉的印象就是白玉或羊脂白玉,这是由“事死如事生”的丧葬习俗决定的——人死了用白玉裹起来下葬。
这种风气在明代后期越演越烈,到清初已经形成了“良渚文化”、“古玉”或“明清玉器”这个特殊的行业与商品。因为白玉好造假,又容易买通官方鉴定,所以很多劣质玉材往往被伪造成古玉,或者染出所谓的“沁色”冒充古玉卖。
所以清初的翡翠料子特点就是白且油润,看起来就很“干净”,毕竟当时工艺水平不高,没有高温高压注胶等工艺,很难把脏杂去掉。同时期的青花瓷也很讲究“浆糊”,要浓淡适宜,否则就会化开,其原理跟这差不多吧…… 到了中期,也就是乾隆以后,由于国力昌盛,经济繁荣,审美趣味开始追求繁复华丽,于是玉雕行业也进入了黄金时代——各种新技艺层出不穷,料子也开始追求颜色艳丽夸张,往往有大块头多彩的。比如下面这对耳环,蓝绿色调就挺醒目的: 至于缺点嘛当然也有,过于追求鲜艳色泽的结果就是导致料子结构疏松,水头短,不够通透。再加上此时工艺以雕为主,抛光比较粗放,所以往往看起来不够“亮”,显得黯淡无光。
然而时到民国之后,由于战乱等原因,翡翠原料采集量急剧下降,质量也越来越差。加之有外蒙羊脂玉和俄碧等更便宜材质的竞争,原本占据玉器半壁江山的“翠”一下子失去了光环,最后只能退守边关——也就是现在云南瑞丽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