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错版人民币?
“错版”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性说法,它是指纸币在印制过程中由于设计或印刷失误导致出现图案、颜色等问题的钞票。目前,各大央行发行的纸币中几乎均存在有“错版”钞。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在这套币中,因当时技术所限,有部分纸张漏印、部分油墨变色等“错误”被保留下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称的“错版”。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1953年版一元券飞机“折白票”和五元券火车“倒水印”。前者是由于印刷时荧光印刷道漏压,导致正面飞机图案的左侧或右上角显示白色;后者则是由于雕刻凹版时,将图案印反了。
除了中国人民银行外,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中也可见到大量的“错版”票。比如,英国财政部于2007年1月发行的新版5英镑中,就有一个正面图案中包含英国女王头像背面却为黑色条纹的“错版”。而瑞士国家银行于2009年5月推出的新版的10瑞郎钞,则是在原10瑞郎的绿底色上多了两条白线。 这些形形色色的“错版”钞,不仅受到了纸币收藏爱好者们的追捧,而且其自身也蕴含了一定的价值——部分“错版”因为十分罕见,已然有了一定的市场价格。如美国印钞公司于1947年制作的“第113号试印钞”,该钞由一名住在得克萨斯州的业余收藏家于1965年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银行账户中得到。尽管这张纸钞仅有A、B两个编号且印量不明,但其目前的拍卖价格已达数百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