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种水怎么看?
在讨论如何看原石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即原石的“种”和成品的“种”不是指同一个概念。 行内有句俗话叫“十蓝九豆”,意思是说天然翡翠原料中,绿色的比例相当高,而紫色的比例相对低很多,所以绿色的原料称之为“豆绿”或“葱绿”都不为过;而对于那些无色或浅色的原料则称之为“淡色”或“清水”,至于那些深蓝色的原料则被称为“蓝水”、“绿水”或者“油青”等等。可见对于原石的“种”我们是可以直观地通过眼力来分辨出来的。 但成品的“种”却不是这样。一件成品是玻璃种的,它不一定就是完美的,因为影响成品“种”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雕刻师的技艺、抛光粉的选用及工艺流程等,都会影响到成品的“种”。因此行内一般不把成品的“种”称之为“种”,而是把“种”好的称为“料子”,例如一块料子很干、很粗的话会被称为“干粗料”,如果这块料子水很好而且够细腻就会被称为“水头很好,细料子”。
不过虽然我们无法从成品上直接判断出其“种”的好坏,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判断出成品的“种”大致处于什么水平。 如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成品的颜色分布状况,如果它的颜色均匀而且浓郁,没有色根存在且颜色进浸入底(也就是行内所说的“浓淡相宜”),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其归为高档货的行列了;相反,如果我们看到一块成品表面颜色深浅不一,而且有色根存在,那么这块成品的中低档属性就比较明确了。再结合着看其“种”,如果它既不算干又不算嫩,那我们就可以给它定个位了——中高档。当然,如果能同时满足颜色均衡浓烈以及颜色进浸入底的两种条件,那成品的“种”肯定属于高档范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