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楼是什么翡翠?
“翠楼”是老云南对翡翠楼的统称,在历史上,云南的翡翠原石开采、制作和销售都非常发达,所以“翠楼”实际上就是古代的“云南版”的和田玉销售集散地。 由于云南自古盛产翡翠,又处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所以早在汉代,云南的玉石雕刻工艺就已经非常成熟了,到了唐代,随着“南诏国”的建立和发展,云南的玉器加工更是达到一个巅峰,当时很多贵族都拥有一支自己的玉工团队,专门为自己进行设计加工各种玉器。
在宋代时,云南的玉器加工行业已经十分成熟,除了供给本国消费市场外,还有很多的玉器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洲地区,所以在宋代时就有“缅甸玉、大理石,琢为盘匜(yí)盏托,镂成方板,制为巾盒”和“缅蜡为杯盘,瑶台为枕,珊瑚为钗”的诗句流传。 到了元代以后,随着西方宝石切割技术的传入,云南的玉匠也开始使用新的刀具进行了“切、磨、琢、刻”等工序,使得成品率大幅提升,也进一步促进了翡翠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明代嘉靖年间开始,云南地区开始出现大量开采翡翠的原石场口,因为玉石原料的开采和加工销售大多都由私人在经营,所以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只有据实而报的经营原则,但品质越好、造型越奇特的翡翠原石价格也就越高,明末文人高鹤年在《滇南石材》中就有记载: 不过到万历年间,因为朝廷征伐缅甸的战争和南方少数民族的叛乱,导致云南的翡翠矿源遭到严重破坏,有些矿穴甚至被彻底填平,之后虽然又有开采,却多品质较差的“砖头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