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以前翡翠叫什么?

巢紫炎巢紫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翠”字作为一个词出现在汉语中,最早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大人赋》:“珥蝉之以翡翠”,这里指的是用“翡”(fěi)绿色的玉来装饰耳垂。但这里的“翠”当“翠羽”解,指翠鸟的羽毛,与后来的“翠”字含义已经有了区别。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提到过“翠”:“翠,青碧也……从翠,声。”段玉裁注曰:“翠虽兼绿,其实色别。今以绿染草虫,谓之‘翠’。”可见“翠”字的含义开始跟“青碧”“绿”这类颜色相近了,但主要的意思还是指青色和绿色。 到了明代,陈耀文编撰的《天工开物·珠玉篇》中,“翠”的含义已经同现在差不多:“凡木之本有花者,其色多翠。”并且还解释了这种颜色的成因:“盖树之生石间者,其叶气被石中之色,树之生土中者,其叶气被土内之色;其树之根于水中者,其叶气被水底之色。故有青、翠、紫各色。”(注意:这里所谓的“五色”应该不包括白色) 那为什么今天所说的“翠”专指一种颜色呢?恐怕是因为人们发现在古书中经常出现的“翠”字,实际上所代表的颜色相当丰富,红黄蓝绿都有,所以干脆就只保留一种最“正宗”的“翠”好了,而将其他所有的“翠”都称之为“翠羽”或者“翠毛”。于是,“翠”就成了一个纯粹用来表示颜色的名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