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什么叫皮裂?
“皮”指翡翠表皮的特征,如外皮的风化纹、氧化层和凹坑等。 “裂”是指翡翠的裂纹,分为表面裂和内部裂两种。 常见的皮裂组合有“石花”“松花”“翠花”“蟒纹”及“翠带”等; “石花”是翡翠表皮上出现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白色结晶体。用强光手电筒照射,可透射出亮光的称为“石花”,反之则称为“白棉”或“黑斑”。“石花”的存在会降低翡翠的品质。
“松花”为绿色,呈丝状、线条状分布在“石花”之中,是翡翠原矿晶体表面的颜色渗透入表皮下形成的。有些“松花”周围可见氧化铁浸染形成的橙黄色晕圈。“松花”具有延续性,有的可以一直延伸到内部(深达到几厘米甚至更深)。 天然翡翠中常有“蟒纹”的出现,“蟒”即是条纹状、波纹状的石纹。其方向、形态、颜色、长度均随机分布。“蟒纹”虽然对翡翠的影响不及“石花”那么严重,但也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质。
以上几种“皮”的表现,都意味着翡翠经历过风化的过程,即其形成之后在地表浅表层反复熔炼、凝结成矿的过程。 所谓内裂,通常指翡翠内部的裂隙,包括原生裂隙和后生成裂隙两类。前者指的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因受力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多为暗色,较宽,延伸比较自然,一般不易看清。后者是指翡翠在后期风化作用下,表面出现的裂纹,多呈现出横向分布且较为稀疏的状态。
总之,无论是什么品种的翡翠,都有可能有皮裂的现象存在,但不同品种其表现又有区别。对于玻璃种、冰种等高档翡翠来说,由于质地细腻,颗粒细小,如果存在皮裂的话往往会很隐晦,不仔细观察难以发现;而对于糯种、豆种等中低档次的翡翠来说,皮裂就比较明显了,有时会呈纵横交错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