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玺有人要吗?
这个就要谈到我国古时候的印章文化了,在我国古代,不论身份地位有多高,文官还是武官,只有获得了皇帝的恩赐才能拥有自己的私印,而一般人的印章都是由官府统一制作,上刻姓氏名称,用途仅限于公文往来。而皇帝御用的印章叫做“玉玺”,材质为玉,所以后来人们就把所有印信都称为“玉玺”了。 到了明朝建立制度完备的官印体系后,文官五品及以上者设“御宝”(即玉玺),六品以下者没“御宝”而以“辅印”代之。
那么为什么一个朝代会有一个朝代的印信体系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印信材料中除了金属和玉石外,还有使用竹木作为材料的。比如我们最熟悉的“鸡毛信”,就是用鸡毛做材料制成的。然而用竹木做材料的印信寿命很短,很容易蛀虫腐烂或者燃烧殆尽;而金属制印易磨损又不太耐火,无法长期保存。因此从战国到汉唐元明这些朝代的印信大多出土时已经残破不堪。能够像今天这样完整地保存下的是非常难得的。
回到问题来,如果这块印信是真实存在的话,它一定是比较重要的官员才配有,并且由于材料昂贵,制作复杂,它的作用并不只是用于民间书信往来,肯定还有许多仪式性的功能。 为什么我要说它一定很重要的呢?因为假如是一个普通的官职,而这个小印章又确实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事物,我肯定会认为它是某个大官的随葬品,价值不高。
但是既然现在没有发现同时期其他等级的文物,而玉质原料又是非常昂贵的东西,我猜这可能是某个重要人物的配饰,毕竟能配得上一块好宝石的人都不可能只是个普通人(指生活奢侈程度,而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当然这种观点是非常主观的……
玉玺是印章的一种,秦以后,专指皇帝用的印,玉玺即是玉质的皇帝用印,通常用来传达皇帝旨意的一种凭证和治国的信物。据传玉玺有27方,一般皇帝御用的还有宝,共13方,包括:大宝、天子之宝、皇帝奉天之宝、皇帝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制诰之宝、诏命之宝、广运之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玄皇之宝。
玉玺在古代相当于皇权,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所以历代王朝的更迭,玉玺也是兵家必争之物。所以到了后来,仿古和假制玉玺者甚众,因此,流传下来,玉玺辨伪就成了非常困难的事了。
玉玺多用上好的和氏璧制成,其石质温润、扁平、光洁、莹澈,略带浅绿之色、其上琢刻有文字与龙纹。传国玉玺上有丞相李斯以小篆书阳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以作“恃德守国”之宝。秦以后,玉玺随政权的屡次变更迭有兴废,终至亡佚,成为历史之谜。
古玺辨伪,大体有以下四个办法:一是文字,一是质料,一是印泥,一是印匣。凡古玺,文字必不谬;其质料,非玉即金;其印泥必紫;其印匣,历代各有制度。四者缺一,即可辨伪。
传国玉玺历代多有仿制和伪造。历史上最后一次见到是五代时后唐时期。自从此玉玺不知去向后,便下落不明。
玉玺,自古就象征着皇权。有皇帝的地方必须有玉玺。清代皇帝有玉玺18枚,统称曰,皇帝御宝。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清代皇帝御宝,于顺治、康熙两朝,制作、规制曾不断改进。其制度定制于雍正元年。
乾隆皇帝将玉玺扩大到二十五方,寓意天(25)。除了25方御宝之外,还有若干宝玺为皇帝个人所有。这些宝玺或由皇帝亲自参与制作,或按他 的旨意制作。这类宝玺多用于皇帝日常生活和书画创作,因此,这些宝玺制作简便,也不参与官方使用。
乾隆皇帝之后,由于政治和经济都走下坡路,清朝皇帝不再重视御宝的制作,所以从嘉庆开始,历代皇帝所用的御宝都是乾隆御宝的复制品。现存实物除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7方外,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乾隆和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共7朝的142方御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