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翎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官帽——明清两代(明代和清代)的官员都是戴着“乌纱帽”上朝的,而所谓的“乌纱帽”其实就是用漆黑的纱做的帽子,这顶“黑纱帽”有两个特点:一是无檐;二是前后有方孔。 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封建社会,只有皇亲国戚和有爵位的人才能戴有檐的帽子——“有檐帽”是身份的象征,而一般的文官武官都必须戴着无檐的“乌纱帽”以示自己与有檐帽的区分。 除了乌纱帽外,古代还有用藤制成的“藤帽”、用丝绸制成的“罗帽”等等。不过这些帽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没有后面的垂帘。
接着我们看看《儒林外史》中关于“乌纱帽”的描写。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明朝中期至中后期士子们的科举、仕宦及生活状况。因为作者吴敬梓生活的年代距离明朝中后期不远,所以他对当时士大夫们所戴的“乌纱帽”是有比较生动直观的介绍的: “王惠竟领了文凭出来,回到家里,穿着新衣,戴上乌纱帽,坐在厅上……叫家人买酒卖肉,预备酒席迎接新进士。” 这里所说的“乌纱帽”跟前面说的乌纱帽一样,没有后面的小兜子。而在《儒林外史·第三回》中也有类似的描写: 周进看了号房,走到贡院门前。只见那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周进挨进去,看见号板上贴着黄纸,写着号码,两旁坐着两个贤良方正的气色。周进便道:“这位老爷,可叫作谁?”那穿紫的道:“我姓张,我的上司姓王。”周进跪下去,拿着号板磕头。站起身后,又见四个人抬着一张桌子,上面摆着香炉、蜡扦、花瓶,旁边放着许多锦缎。周进心里晓得:“这是各位老爷们在祭圣贤。”遂一路磕着头过去了。 这里所说的“乌纱帽”已经出现了小小的兜子来装祭品了。
到了清末民初的时候,人们对于“乌纱帽”的描述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我们看一下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关于“乌纱帽”的描述: “(李瀚章、李凤章)兄弟二人,同入翰林,同在侍郎任内薨逝。朝廷念其父子功臣,荫封甚渥。两公子均身穿朝服、头戴黑色圆筒顶帽,直送至柩前,然后归奠。” 这里所说的“乌纱帽”…虽然还是没袋子的,但是形状已经是“圆筒形的帽子”了。这跟现在市面上销售的“缅铃”很像,只是颜色不同罢了。 而到了民国时期,“乌纱帽”的形状仍然有许多种类,并且各有各的名称: 例如,戴季陶在《广陵潮》中描述说,有些知识分子在夏天时为了求凉快,把头发剃个精光,然后戴着“玄冠”——也就是道士帽,或是戴着瓜皮小帽,非常不雅观。 蒋梦麟也在《西潮》中介绍了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时髦打扮:有的人留着胡子,戴着圆形眼镜,穿着长袍马褂,还留洋;有的人剪短了胡子,梳着油亮的分头,戴着软呢帽,穿着马裤,甚至穿着球鞋…… 当然,还有一些人保持着传统的装束,如徐悲鸿笔下的国画家,就是留着长发、穿着长衫的马褂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