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遇高温会发汤吗?
首先,我们生活所在的地球是一个被厚厚的大气层包裹着的恒温宇宙;其次,人类进化出来的感官并不能感知温度的变化——我们的皮肤不能像温度计那样直接显示温度数值,而是根据温度变化来判定刺激物的存在,例如温度低于体温时,我们会觉得冷;高于体温时,我们会觉得热。 所以“烫”这个概念其实是主观的。 比如同样是50℃的水,对于刚从冷水里出来的人来说,会觉得水很烫;但是对于在水里游了很久的人,会觉得还是温热的。
如果将刚刚从冷水里拿出的手突然放进开水里,任何人都会感觉到烫(其实50℃以上的时候,皮肤已经有灼烧感了);但如果将同样刚刚从温水里拿出来的一只手,同时放入冷水和开水中,大多数人还是会感觉到温水比冷水更烫一些。所以,在感受温度这一项上,人的感受并不准确。 当然,如果是刚炒过的菜,温度肯定是很高的,直接摸上去肯定会觉得烫;而且越烫的东西,温度升高的速度越快,从60℃到80℃只需要2分钟的时间。 但如果是已经凉了半天的菜肴,温度已经降下来了,摸上去可能只有30℃左右,这时候再放进一只刚出炉的面包,从40℃上升到70℃也需要2分钟左右。这两分钟的升温过程,肉眼也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对于“烫”的概念,每个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有实验表明:同样的温度,有些人会觉得很烫,而另一个人却觉得不烫,这是因为每个人对温度的感受是不同的,这与基因有关。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烫”只是一种大致的感觉,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标准。而在科学实验中,必须严格控制各种变量,才能得出较为精准的结果。
翡翠具有导热性强的特性,传热速度是铜的20倍以上。人手触摸时感到凉,这是因为翡翠的表面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翡翠从接触部位吸入热量后,其表面温度随即升至与皮肤温度相等,而热量立即传到内部,所以表层温度不能保持低温而皮肤表面却保留下冷却的感觉。利用翡翠传热性能好的特性,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流行一种制作熟食的方法,在篝火堆中烧红一块翡翠,取出后投入到盛有食物和水的竹筒内,不一会儿即煮熟了食物,由此可见翡翠导热之快。
翡翠受热能变成红色吗?
在缅甸当地,人们相信具有红色的“水乌兰”(即红色的硬玉或绿辉石)戴在身上能给自己带来福气,因此非常受欢迎。而一些无色透明的翡翠被商家谎称为是经过加温处理的“水乌兰”销往国外,其实后者主要是钠长石,它的内部常充填有气水二相,在一定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这些碎晶状、丝纤维状的晶粒发生熔融,其熔融物在加温的过程中发生富集,引起局部的富碱成分反应。这些细小的碎晶粒的聚集、熔融物的出现使透明的钠长石玉料的光泽发生改变并且降低其透明度,而颜色则变成浅黄、黄、褐黄、褐红……红色。可见这些并非为翡翠,因此,所谓的“水乌兰”是不存在的。
翡翠受热能变成蓝色吗?
某些蓝色的翡翠在接触煤烟等有腐蚀性气体后有时会变成深黄褐色,甚至变成棕黄色,在加热处理中,其黄色或黄褐色又有可能变成天蓝色或蓝紫色。这种颜色的转变和翡翠的颜色有关,一般为蓝黄翡。由于黄色或黄褐色翡翠中色心对相应波长(绿、橙红光)的光有选择吸收能力,当加热处理或接触煤烟后,色心被破坏,对上述波长的光不吸收或者吸收能力降低,翡翠的颜色变浅并变成蓝绿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