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包浆是什么?

焦斯淇焦斯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宝光”是怎么形成的 经过长年累月的佩戴,人体油脂分泌、表面磨损以及空气水分等作用下,玉件表面会有一层氧化膜生成,这层氧化膜让玉器与外界隔绝,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也使得玉器表面呈现出一种油亮质感、如同皮肤一般的老熟效果,这就是所谓的“宝光”。 除了天然形成的“宝光”以外,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卖相好看,还会用高压电晕等方法使玉器表面产生类似包浆的效果。然而这种人工处理方法造成的“宝光”并不自然,且时间一过就会消失,因此也有很多人把这种方法称之为“烧皮子”或“做皮子”。

什么是玻璃体 在自然界中,玻璃体是最常见的结晶形态之一,它可以是矿物晶体生长过程中周围的液体瞬间冷却而形成,也可以是由高温熔融状态的液体迅速冷却在内部形成晶体内部分子的排列方式。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所以这些分子可以随意地移动和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这样的通透状态。 我们常说的“种水”其实就是指翡翠的透明度,而透明度和玻璃体的存在是密不可分,因为具有高透明度的翡翠一般都含有较高的玻璃体比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冰种、玻璃种的翡翠饰品都属于高透度高冰种的范畴,它们都具有玻璃体结构,只是其中含的杂质较少,故而透明度更高,更像玻璃。

蓝恩慈蓝恩慈优质答主

所谓包浆,是说年深日久的器物由于自然原因,在表面上形成的一层含蓄深沉的皮壳。这种皮壳不仅器物有,古建筑、古家具、古字画都有。

一般说来,具有包浆的老物件大多品相不会很好,因为只有经过长久使用,才会形成包浆。而一件器物,只有在长久使用的过程中,才有可能碰丢碰残,或因年深日久而老化破损。因此,品相好的包浆一般会显得略粗糙些,而品相差的器物包浆则大多很自然天成。如果一件器物品相好得不能再好,并且又具有完美的包浆,那就多半是人为所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作旧。

翡翠的包浆,是由于翡翠在人体肌肤上长久磨擦而形成的包浆膜。比如一块玉件,长期在人体上佩带,人身上总是出汗水的,而人体汗液是有酸性的,在玉件上留久了,表面就形成了一层半透明的膜(这种膜也是越老越厚,越亮越润)。这层包浆膜与玉件原来表面的光泽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原先玉件都是做好的成品,成品表面经过打磨抛光后有一种玻璃般的刚性光泽(高档翡翠打磨后还会有星彩、冰光般效果)。而包浆膜是一种由于长期打磨、腐蚀产生的皮壳(就像旧木家具包浆一样,皮壳越老,皮壳的包浆就越亮)。因此,一件有包浆的老玉与一件无包浆的新玉对比,就显得有很厚重古朴的感觉(古玉都是旧玉)。

所以,我们鉴别老玉、古玉、旧玉,除了其它特征外,包浆是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如果没有包浆,那就不是老的。如果有良好的包浆,基本可断定是老的。

包浆是古玩界的人们常用的一个词,而在玉器界,尤其是翠友界,还不是很常用。在古玩界,通常鉴定老物件,包浆是一个重要特征,而在玉翠界,除了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玉之外,很多有着几十年几百年佩戴使用历史的老翡翠,翠友并不认为是老物件,因此并不很注意翡翠的包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