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玉没有翡翠值钱?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在清代,软玉(广义和田玉)才是贵族用玉,而硬玉就是现在公认的玉石之王翡翠。 乾隆皇帝《御制咏玉》诗中“似铁还柔比石坚”一句,说的正是新疆和田玉,而乾隆另一个咏玉诗句“形如豌豆色羊脂”则是写的翡翠。这里说明两点:一是乾隆帝对和田玉和翡翠都有一定研究,二是从乾隆开始把和田玉定为皇室用玉,禁止民间使用。所以后来有“皇家玉——和田玉”“帝王之玉——和田玉”之称。 而明代之前,社会上普遍认同的贵玉是翡翠不是和田玉,原因是明代嘉靖年间,随着云南龙皇玉矿的开采,高质量玉器原料才逐渐来自新疆和田玉,此前玉器原料主要来自缅甸、云南出产的翡翠和硬玉。
明朝末年,冯可宾所著《茶笺》中记载了当时人们赏玩玉器的方法:“若以翠与墨翠之分,则微闻清香味者,其翠也;无清香而气息之感者,其墨翠也……然尚有嫩于翠者,以青白丝纹而细润可爱,莫辨焉。有浓绿而深暗不知其理者,即所谓龙黄矣。” 从这里能看到,当时的翠指的就是今天的翡翠,而不是现在的软玉。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古代人们对硬玉的理解和今天差距很大。古人眼里的硬玉其实很少,除了新疆和田玉之外,就只有云南翡翠和龙黄(老坑玻璃种翡翠),而没有今天人们对水晶、玛瑙、碧玺等有机岩类玉石的认识。因此能够被古人称作硬玉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新疆和田玉,一种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翡翠,也就是源自缅甸或云南东部那一段弧形地区的矿物结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