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了解翡翠原石?

盖帛芸盖帛芸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在边境城市做玉石原石生意7年的人来说,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 原石的来源主要是缅甸、云南瑞丽和广东平洲。其中又分新坑料和老坑料。所谓的新坑料再开采过程中由于采矿技术的发展,被开采的原石露头的部分会受外力影响而遭受风化,从而破坏内部结构,其质地会变得粗糙,透明度会变差甚至有的会裂开。这样的原料一般会被加工成中底的料子。价格相对较低。但也有一些品质好的。老坑料则是多年沉积形成的,表面看起来会有风化现象但是不强烈,内部结构细腻,质地坚硬,抛光后有玻璃光泽,透明度较好。这种料子一般都会做成雕件或者精品手镯。

一、看 主要是指仔细观察原石的形貌和纹理。这里所说的形貌主要指原石的外部特征,如大小、形状、皮色等。通过目测进行大致的估值。当然这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基础。至于如何判断原石的好坏,则取决于你的买货目的。如果是以炒作为主那需要把握的机会更多一些。对于新手来说可以先挑选一些形态较为完整的原石(尽量避开切工)进行细看。多体会感觉一下。

二、触 接触原石的主要目的是感受其重量和硬度,以及是否有裂痕。对于新手而言,可以准备一个托盘来称量原石的重量,并记录每一块原石的重量、体积等相关数据。方便日后对比。 原石的外表通常都会有一层风化的外皮,这层外皮很薄且多呈现出鳞片状脱落。用手轻轻撕开外层皮肉便会露出晶莹润泽的肉质。但是有些不法商家会将质量差的石头染成亮黄色,用沸水煮或高压锅蒸后再染色,使其看起来更加“新鲜”,颜色也更润。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指甲扣一扣染色部分,如果很容易就擦掉的话说明就是假的了。还可以观察染色缝隙处是否牢固,如有掉落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三、打灯 看 因为原石的质地有别于成品,会有不同的通透感和色泽。所以在选购时还得采用强光手电筒照射观看的办法。将光线穿过切口或裂纹照射进去,仔细观察内部的结构与色泽的调和关系。若发觉存在颜色分布不均、结构松散、透明度差等问题时就应该小心谨慎些。

四、敲 原石的密度可以用敲击的方法来进行评估。先估计原石的大概重量,然后用锤子轻敲,根据敲出的声音判断它的密度。一般来说,好玉的声音比较沉闷,而劣质玉往往发出“嘎吱、脆生”的声音。

五、洗 我们除了需要用眼睛观察外,有时候还会借助一些工具来清洗原石。用肥皂水冲洗干净后,再用湿毛巾擦拭一下。注意不要用硬物刮擦表面,这样有可能会造成损伤。 六、砍 对于一些质地较脆且厚度不大的原石可以尝试着用刀去劈砍它,看看能否削得动。如果可以轻易削断就说明质地不够坚韧。反之则可以留下。

令狐凡琬令狐凡琬优质答主

从风化皮壳状况判断翡翠内部翡翠原石的皮壳,是判断翡翠内部结构的一个重要依据。通常,好的品种比如黄沙皮、黑乌砂皮、红玛瑙皮等,其内部结构一般会比较好,可以达到紫罗兰、红翡、冰种、玻璃种等较高档次,而水雾皮、芋头皮等皮壳质量一般的品种,其内部结构一般不会太理想,通常为白色或青色。

皮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苍老皮壳还是嫩皮壳,这就要翡翠原石皮壳的风化程度,通常我们称之为翡翠原石的底皮。底皮指翡翠原石皮壳最底部的最内和最靠近翡翠原石的玉肉部分。底皮有老嫩之分,通常人们称为老底皮或嫩底皮,而“老皮壳、嫩底皮”的翡翠原石一般是出高档品种的重要指征,其翡翠肉眼常为玻璃种或冰种。而老底皮的翡翠原石出高档品种的几率就较低,通常为芙蓉种、木兰种或白底青品种为主。

从翡翠原石的形状判断翡翠玉肉翡翠原石的形状各种各样,有椭圆形、饼形、鸡瓜蛋形、葫芦形、斧头形、长条形或不规则的棱角形等,各种形状也对应着不同的翡翠地质环境和成矿条件,其内部结构自然也各有不同。比如椭圆形原石和饼形原石在产出结构上就有所区别,椭圆形的翡翠原石其内部结构更容易得到满足,因此高档品种的几率更大,而饼形的原石其内部则更容易受到地质构造面的切割,因此内部结构大多复杂,高档品种的几率相对较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