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翡翠是不是最垃圾?
其实,在翡翠中“白肉”这个概念并没有那么重要,毕竟现在染色技术已经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个缺陷了; 这里说的"白肉"应该是不含有色根的白色或者灰白色部份,如果细看的话会发现有结构存在的(结构在此特指纤维交织结构)。这种有结构的“白肉”并不是一种瑕疵,而是翡翠本身的性状表现。
因为,只要纤维交织结构存在,玉器的耐久性(硬度、韧性)就有保障,用硬物划伤是没有问题的,也不会出现磨损后变色的情况。 而所谓的“白肉”问题主要是出现在商业价值上:无结构的白色或灰白色部分由于不显阳绿(阳色是指鲜艳的绿色,一般比较淡)所以价值就比有结构的白底(俗称“青底子”)低,而带有结构的白底又可以衬托出绿色,使得玉器显得更有生机和灵气,所以这样的配搭是最稳妥的。
不过,随着现在技术的进步,有些卖家会用染色剂把原来的“白肉”染成绿色,这样的玉器价格就会大打折扣,购买者需要小心鉴别防止受骗。 另外,有种说法是这样说的——
1.没有颜色的玉石叫“白玉”。
2.带有颜色但不明显的叫“白玉”。
3.带有明显色的叫做“碧玉”(准确来说,应该是“碧”字错了,正确的写法是“北”字,但是现在的字典都没有这个版本的了)。
4.带蓝色调的石头叫“墨玉”。
根据上面的定义来看,所有的玉石都可以分为两大类:带色和不带色的,也就是说“有色”和“无色”只是区分的方法,而不是真正在讨论翡翠的颜色,因为所有有色玉石都包含在这两个大类别里面。
不是。有些白肉,它其实不是那种所谓的“干白”,而是一种白底青,或者乌鸡罩雪这种半雾半水的次玉品种,在灯光的照射下也会显示出一点颜色,但这样的料子多会出现色淡而雾深,出成率低等结果,不过好歹它还有点颜色显示,倒还不至于浪费功夫。
但还有一种料子,却是一种“干干”的白肉,而行话里给这种料子的称号叫做无皮白、老白、老种白,意思是说,这种白色完全看不到一点色根,色籽,它是一种从里到外,透明到内核的纯正白色,而这种料子才是真正意义上那种“打死都起不到绿色”的料子,是玉姐们口中所说的“没有色的种”,是翡翠界里最差劲的料子之一。
无皮白
像玉姐们经常所说的“那块料子怎么这么干啊,跟没吃没喝的叫花子一样,一看都没啥水份”,指的就是这种老白,也有人称其为“腊肉”。
腊肉
其实所谓的无皮白、老白、腊肉从颜色上讲,它属于一种白色翡翠,也叫水白底,是一种基本没有颜色的翡翠,跟那种白底青或者乌鸡罩雪那种带绿色的品种有着天壤之别。
翡翠界经常把“无皮白/老白/腊肉”和“云南料”、“水沫子”放在一起,作为最差翡翠品种来对待,因此,这些劣质的翡翠品种往往被大家合称为“二水货”或者“干白料”。
干白料
总之,白肉翡翠是具有多种品种的,有些白肉料子还是非常不错的高档翡翠品种,但如果你听到“云南料”、“冻石”、“二水货”、“水沫子”、“干白料”、“腊肉”、“无皮白”、“老白”的时候,你可以考虑换一家翡翠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