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开创中国写意画?
“写意”这个概念是中国画特有的,它和西方的“写意(Sketch)”不是一个概念。后者多指速写、素描或者是绘画中的草图的意思,往往是比较随意的,但是又是有一定的概括性的;而中国的“写意”则更多的包含了感情与意味(言外之意)。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特点——毛笔、宣纸加上水墨,这使得中国画和中国文人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追求。除了“技进乎道”之外还有“书尽寸心”的说法,也就是说你用的笔墨多少和你有多少心思在画面上直接相关联。这就使得绘画从技巧上来说明暗、光影、结构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是的是你的笔墨是不是“得体”,能不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情感和意境。所以古人才有“笔墨=一切”的说法。
因为笔是主,墨水是辅。如何运用笔墨来抒发情感是中国画最主要的追求。因而“写意”在中国画里是一个褒义词。从唐代王维始,历代画家都追求“写意”——王洽的泼墨山水、徐渭的生宣泼墨、八大山人的水墨花卉……这都是中国美术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幕幕。 而西学东渐之后,特别是1975年刘海粟提出“国画改良”的言论引起震动的时候,许多人为之摇旗呐喊。他们不知道或者不在乎其中的道理何在——“写意”早已经融入了国人的血脉之中,是我们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试图改变这种状态的行为都是值得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