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黑色玻璃种翡翠好吗?
价格方面,目前市场上的“假黑冰”多是经过染色处理的劣质品或处理不当的“亚黑冰”。这些颜色单调、透明度差而且用盐水泡过后就会掉色的石头,按照行业规则是不能以“黑冰”的名义出售的。因此消费者如果看到价格极其低廉,明显低于同等粗细的“老坑玻璃种”或者“冰种”的翡翠手镯时,就要多个心眼了。 不过,现在有很多商家将染色的“假黑冰”改头换面重新出售,比如将其称之为“黑乌底”或者“墨翠”,以此来迷惑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产品,业内人士也有一个识别的方法——把“黑冰”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如果有颜色分布不均一的情况出现,那肯定是经过染色的;而如果色块均匀分散,基本可以判断不是染色货。
除了染色之外,有些无良商家为了提升黑冰的价值,还会对原料进行酸洗处理。 所谓酸洗,就是把原材料放在强酸里面浸泡,使得原本淡褐黄色的玉料表面变得光亮、细腻且具有透明度。当然,这过程中也会溶解掉玉料中原本就有的颜色和杂质。 用酸洗过的玉石再加工成手镯,很容易让人一眼认出是“假货”,于是商家会在其表面镀上一层膜以假乱真,或者在销售时大肆宣传其“纯天然”“无保养”“少磨损”等特性。
许皓优质答主玻璃种翡翠是翡翠中的上乘品种,具有冰凌感,半透明状,给人以清亮温润之感。而黑色玻璃种翡翠,从颜色上来看属于非翡翠主流的色系,但黑色玻璃种因为有着酷似黑曜石的外观和玻璃种翡翠的质地,近年来也成为不少消费者的偏爱之选。
不过,目前的翡翠市场上,黑色玻璃种的价格并不高,一些不良商家便利用翡翠行内对黑色玻璃种翡翠在出货价上限制较低的情况,利用高科技技术造假出各种价值较低的仿制翡翠、优化处理翡翠来以次充好,从中获利,因此我们在日常选购时更是要多加注意。
在辨别天然黑色玻璃种翡翠与仿冒品、处理品时,由于多数仿冒品、处理品与天然翡翠的物理性质相差过大,我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翡翠鉴定常识还是不难区别。
首先,我们可用手掂量翡翠的重量,天然翡翠密度在3.3左右,上手有明显的坠手感,仿制品大多为石质,密度小,上手较轻。
然后我们可对翡翠进行光照,在充足的光线下观察翡翠的表面及内部,天然翡翠的表面通常有凹痕及裂纹,内部洁净或有杂质点、棉等,而玻璃晶、黑曜石等仿冒品,通常光滑如玉,内部较为干净。
接着,我们可以用放大镜观察翡翠的表面及内部,由于翡翠是多矿物的混合体,放大观察可见,天然翡翠内外常有交织纤维状、针状、柱状晶体矿物组成,这些组成矿物的透明度通常低于其翡翠底子的透明度,所以可出现如冰晶或冰渣的透明斑块以及“翠性”,而绝大多数仿冒品、处理品没有“翠性”。
另外,很多仿冒品、处理品在加工时会通过打磨、浸蜡等使表面变得光滑洁净,不易观察内部,我们可选择抛光不够细腻的位置放大观察,一般可以观察到仿冒品、处理品的特征。
在以上观察不够确认的情况下,我们还可选择在强光手电的光源下照翡翠的台面,并从台面往下观察,看绿色是呈点状、柱状还是大块的绿色?观察翡翠的透光性、颜色变化是否自然等,通常天然翡翠的绿色呈柱状、点状,颜色变化自然,绿得纯正鲜艳,而染色翡翠的绿色多是大块状,无色与有色部分边界分明,且透光性差。
最后,若以上方法仍无法确认翡翠真伪,可选择到专业的检验鉴定机构进行检测,拿到具有法律效力的鉴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