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的地指什么?
地,指的是翡翠原石的一类,它主要是指那些已经开采出来并且被加工成半成品或者成品的翡翠。 这些地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老坑地或称老厂地;另一种是新矿地或称新厂地。 老坑地又称为老厂地、老窑地等,主要是指那些已经被开采出来而且被加工成半成品或是成品的翡翠原石。其材质非常好,肉质细腻,透明度高,颜色艳丽丰富,通常有绿色、紫色、蓝色以及三色共伴的多彩玉品。但由于这种类型的矿床在地球上已经很少,所以老坑地的资源极其有限,一旦开采完就无法补充,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 新矿地又称新厂地,是相对于“老坑地”而言的,它的内涵实际上指的就是在现代工厂里生产的原料,即我们所说的“A货”。此类玉石通常质地细腻,色泽明亮,但是透明度一般不高。
当然,上面所介绍的都是对地最通俗的解释,若按严格的分类,“地”还可进一步细分出很多种,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总之,“地”是评价玉器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对玉器的价格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们在选购玉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是否是天然纯正的“地”,如果有其他杂质或者是瑕疵,则会影响玉器的价值,甚至会使玉器贬值。
第一眼看到的底子,是玻璃种或冰种,还是芙蓉种或水沫子,亦或是干白底子。
第二说颜色,即红色或绿色,或其它色相色貌怎样。
第三讲特征,即翡翠特有的石花、冰点、裂格、棉,或其它什么特征。
第四论俏度,即指颜色与底子、特征的关系是否俏丽,或是否相互烘托,是否融为一体,有无“三烂四俏五不值”现象。
第五论工艺,即指翡翠饰品制作的款式、切割和抛光等工艺怎样。
在我们判断一块翡翠的时候,地对翡翠的价值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地的质量好坏是十分重要的。地子和绺、裂、棉一样,是翡翠内部构造和外观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翡翠质量鉴评的重要依据。
地子质量的好坏,从透明度上讲,由玻璃地至雪花地是逐步递降的,以玻璃地或冰晶地为好,以干白、瓷白底子为差;从颜色上讲,绿色翡翠以青、蓝地子稍好,白色、黑色翡翠以色正为好;从结构上讲,细洁均匀,纤维交织结构为好,杂乱无章者劣。上述各种优劣表现,在单色翡翠中,对翡翠价值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颜色艳丽、饱和度好、分布均匀的黄翡、红翡或春翡(红黄翡),如果其地子透明而洁净,几近玻璃地,则为上等黄色翡翠、上等红色翡翠和上等春翡,其价值较高,反之为差色翡翠,其价值就大大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