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在中国什么时间?
1950年下半年,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召开全国粮食统购统销会议,制定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计划供应以及严格控制外汇买卖办法》。此后,各地开始建立市、县级粮食管理机构,进行粮食的计划管理和分配。
1962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由于粮食产量下降,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其中包括发放一定数量的救济粮、定贷定销,以及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等方式来保证城镇居民的粮食供给;同时,要求农村按照“以粮为纲”的发展思路增加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但当时国家财政收入有限,无力负担大量的经济建设支出和居民口粮开支,因此在实际运作中不得不大量使用行政手段,并通过鼓励粮食出口、限制粮食进口的方式来调节市场。
1979年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粮食购销关系逐步放开,市场在粮食流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此背景下,粮食价格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形成,并随供需变动而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国家不再直接干预市场,而是运用经济杠杆,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粮食生产者进行补偿,促进粮食生产。 但到80年代中期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粮食需求不断上升,而粮食产能提高则相对缓慢。于是,一方面,人们过去吃粗粮的习惯逐渐改变,大米和白面消费量大幅增加,使得国内粮食库存下降;另一方面,国家为了扩大粮食生产和稳定粮食供给所采取的扶持政策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当时国际粮价大幅度下跌的情况下,我国始终维持着较高水平的粮食收购价格,并不断上调补贴标准,以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正是由于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粮食经营者给予合理补偿,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