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种货币最值钱?
从历史上来看,白银和铜钱是古代中国最主要的两种货币。 先秦时期的货币以黄金为唯一法定货币;战国后期各国开始通行布币(类似今天的纸币);西汉末期开始铸钱,钱既作为货币,也可以当金属材料使用。汉武帝在位时期,由于战乱导致国家缺铜,曾发行过青铜铸造的“五铢”钱。但汉代仍然以银、钱作为价值储藏的主要形式。王莽篡汉后,推行了“大钱”政策,试图用一种重量较大的新钱取代原先的铜钱。但这种大钱实际上是一种面值很大的虚值钱的货币,结果造成了经济混乱。东汉初年,朝廷为了整顿货币制度,严禁百姓使用金、银等贵重金属做货币,只准许用铜钱和布帛作交易媒介,然而这一规定并没起作用。至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又出现了“三铁钱”、“四铁钱”,质量低劣而且数额巨大,严重贬值。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战乱导致生产落后,社会流通中的货币主要以白银为主。北朝大量使用铜币,而南朝除宋武帝时期曾经小量铸金币外,其余各代主要采用白银作为货币,而且南朝的白银货币化程度要高于北朝。
唐初沿用隋制,钱币由国家统一制作和发行。开元通宝成为当时通用钱币。但由于当时社会上私铸钱、盗铸钱的现象严重,政府常常以罚没财产的方式取得巨额货币。安史之乱时,由于军费开支庞大,唐朝政府大量铸钱,造成通货膨胀,钱价下跌。唐代后期,因藩镇割据,财政收入减少,钱文重复,官私杂铸,使货币质量下降,信用减弱。
宋代实行的是“钱钞兼行”的货币政策,即同时印发铜钱与交子(纸币)。宋代还出现了一种“会子”,它是后来的“汇票”的前身。元代实行钞币兼行的政策,严禁民间使用铜铁等金属铸币。明清两代基本承袭了这一制度,直至民国初期,我国历代实行的都是这种“钞币兼行”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