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件如何挑选?
我是@龙爸爸讲翡翠,一名珠宝鉴定师! 说到这个挑选啊,那真是说多少都是片面的,因为影响一块翡翠好坏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呢,挑选翡翠虽然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去摸索、去感受,慢慢培养自己的审美和眼力。
那在选购的时候,咱们可以根据如下步骤去看一下: 看种水、看颜色、看瑕疵、看形状、看做工、看匹配度(配件)等 看种水 我们先来说说种水,种水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这块翡翠的底子好坏,对价值的影响力非常大。 种水,我们主要看它的通透感以及水润程度。如果看到一只翡翠,感觉它很透亮,很水润,很“灵”的话,那就说明这地方的种很好。
好的种应该像是100%过滤紫外线的那种,可以看到里面一丝丝的红色/青色血管,这种肉眼所见到的结构叫做“颗粒结构”。 而有些东西看起来透透的,但不是那么“灵”,没有那种鲜活的感觉,这样的东西多半是冰种或者玻璃种的,价格也不便宜。 因为种水是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所以咱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
看颜色 颜色的识别对于翡翠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买回去的翡翠,颜色会直接影响它的美感。
首先,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正色和复色。 正色也叫纯色,就是指色彩纯正而鲜明的,例如:绿得纯正的,蓝得纯正的.... 而复色就是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而成,比较杂,例如:黄绿相间的,橙红相间.... 然后要区分自然色和染色剂浸染的颜色。
天然的颜色是指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周围环境形成的颜色,也就是风化作用形成的颜色;而染色剂浸染的颜色是后续添加进去的,两者的色调和浓淡是有区别的。
购买时,我们要多留意颜色的浓淡、均匀度和色调。 一般来讲,一块好的翡翠,它的颜色一定是浓淡适宜,均匀分布的。至于色调嘛,当然是越接近自然色越好啦~ 另外,还需要注意一个细节问题——色根,如果有色根的存在,那就证明该翡翠的底色干净,没有什么杂质。反之,如果色根不明显甚至是没有,那就需要警惕了!也许前面看到的颜色只是表面一层,深层则是其它颜色。
看瑕疵 关于瑕疵的问题,需要特别提一下。因为在翡翠的形成过程中,一些矿物晶粒会融合在一起,这时如果含有杂质或者裂纹,那么在抛光后就会形成类似苍蝇翅、冰纹之类的瑕疵。
对于这些瑕疵,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应该就瑕抵瑕,就看它对整个物件的影响大小而定。 如果有裂纹,那我们最好选无裂的;如果有冰纹,那我们最好选择裂痕较少的。如果是其他小瑕疵,比如黑点、白点等等,影响不大。
当然,这些瑕疵也不是越多就越差,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看形状 最后,我们在挑选的时候还可以看看形状是否对称,有没有明显的造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