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藏文革瓷最多的人?
没有最多的说法,只有更精的描述。 最近看了一本书《红色风暴——1960-1978中国的艺术》,作者是英国学者、古董商马丁·盖福特。书中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当时中方的“文物”政策,以及各地外销瓷厂的情况和出品。其中就有对建国后陶瓷艺术品的介绍。 虽然重点还是在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关注上,不过也能从中管中窥豹,看看在普通人视角下对文物的认知。 这本书英文版在Amazon上的评分高达5颗星(满分)!读者评论也清一色称赞,可以看一下这里: 【中文本在京东也有售,但评价不多】 书中提到“文革”时期(1960年至1976年)的文物政策为“破四旧”——破除旧的迷信,旧的思想观念,旧的风俗习惯,旧的工艺方法。 这一时期的文物创作因此被称为“革命文物”或“红色文物”。
这些“红色文物”被分为四大类: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反映人民生活中的变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或场景;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题材,如工农兵形象等。 对这些红卫兵艺术的热情,从这本书的各种注释可以看出一点端倪。 比如,书中介绍江西景德镇陶业生产时这样写道: “至于那些看起来更像艺术品的商品则销路较差……然而,即使是在这个自由市场里,所有商品都得按政府定价出售。” 又比如,在讲到四川乐山的石刻造像时,书末提及的注释如此写道: “必须把最好的东西献出来。” 在本书的中文译本序言中,翻译者更是明确写道: “这种充满激情的创造,应该受到鼓励。” 而纵观全书,作者也对这些“红色文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所以无论从官方还是民间,“红色文物”都是值得重视并予以很好保护的。 当然,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后,一切都被重新定义了。
1979年4月29日,中央宣传部召开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讨论文化工作几个问题的座谈会。会后,新华社发布了关于文化工作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文化部门必须彻底纠正‘以政代文’的作风,切实克服‘左’的错误思想影响……” 对于以往所谓的“革命文物”,现在都统一改称为“文物”了——也就是说过去的“红色文物”已经不再“红”了。 这或许也是题主问题的答案吧,毕竟题主也没有详细说明究竟问的是谁,或者哪些人的收藏。 如果指中国人(尤其是汉人)的话,显然汉族人是拥有最多“红色文物”的群体。 因为“红色文物”的核心就是歌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新生活、新制度。而汉人作为占中国人绝大多数的族群,自然是最有资格最有意愿保存回忆过去生活的物件的。 但是,如果指个人,那答案就很简单了——那就是郭沫若。
因为无论哪种版本的中国近代史,都绕不过他的名字。而他也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名的收藏家之一。他收集的文物之多,之好,之重要,大概没有其他人能比得了。 而且郭沫若不仅自己搜集文物,还大力支持后代人继续搞文物科研。 他创办了中国文物研究所(现属于国家文物局),任所长;主编《文物》杂志;编写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奴隶制时代》《青铜时代》等等影响深远的著作。
另外,由于郭沫若的特殊身份,他也得以有机会把大量的文物、典籍带到国外展出、发表,让全世界都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并给予应有的评价。 所以,如果说论“收的数量”的话,郭沫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哪怕是放在世界上,也是顶尖的水平。 而且,除了实物收藏,郭沫若的贡献还在于他对后人研究的遗产——那不仅仅包括实物,还包括他对历史文化研究与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才是文物与历史文化研究中最大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