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向何处去?

郑文金郑文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何处去”的问题似乎有点久远了,不过这问题问得倒是我心里的一个结,今天正好有空,就随便聊聊这个“去哪里”吧! 其实这个问题我思考的起点是中国画到底要不要“去西方化”,因为我一直坚信,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包括中国绘画)的起源都是基于某些现实的需要而诞生的,因而它的发展也一定和产生它时的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不管是不是起源于我国),只要它在某一时空下产生了影响并且继续存在着,那就证明它有着存在的价值和理由。

所以,回到正题,“中国画往哪里去”——我个人的观点是,它只能继续向前走下去,因为任何试图让它回头的想法或做法都是不明智的。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是站在“保守主义”的立场来论述这个问题的,其实不然——我的“保守”仅仅体现在我不想看到中国绘画变成另一种西方绘画,而不是像陈独秀提倡的那种全盘西化的激进派;我所主张的“前进”也不是那种盲目照搬西方理论而忽视甚至抛弃传统的中国式“前卫”。

我所说的“往前走”是指从传统的笔墨、形式、技法等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比如,现在很多人提到中国画的创新就会想到“数码技术”,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因为作为艺术家我们使用什么工具进行创作本来就是自由的呀,你如果偏爱水墨你也可以多用水墨多作画嘛,你如果偏好文革时期的“革命主题”,那你也可以多作一些表现“工农兵”形象的画嘛,总之你有什么爱好你就多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和内容好了,何必硬要搞一套什么“数字化”的造型和技法,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紧箍咒了吗!

再说了,谁说中国画家就不能用数码打稿或者制作小样了啦…… 哦哦哦,对了,说到“数码技术”,我又突然想起另外一件事:去年还是前年,刘炜和张祖英这两位国画界的重量级人物联合发表了一篇关于国画的“数码展望”的文章,文中提出,将来很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场景:一位收藏家花了10万元买了一幅王伯敏老师的山水画,可是他却不知道这幅画画的是浙江雁荡山还是山西恒山,更不知道画上那些山是用毛笔蘸着清水画出还是电脑制图做的,反正这些都对不上号也没关系,因为这山水一卷毕竟“气韵生动”“意境深远”…… 我擦,这画风转变得太让人懵逼了吧!这也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无论画家们怎么折腾,中国绘画最终极的目标永远是“气韵生动”“意境深远”,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达到这个目标,只要你们最终达到了这个目标,那就是好的中国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