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国画还是油画?
1977年,国家文物局组织了一个鉴定小组,由王治禹负责,成员包括张珩、杨仁恺和柯洪生等,对故宫所藏的历代书画进行鉴定,确定“真、伪、疑”三种处理结果。其中“伪”是指假画,“疑”是指难以判断真假。《千里江山图》在鉴定过程中被归入“存目”一类,意思就是说“有待进一步考察”。这个结论在当时是很有分量的。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故宫博物院又委托上海博物馆鉴定,上博当时正在征集宋元明清的绘画,因此请了很多专家,比如冯先志、朱伯荣等人。《千里江山图》这次被列为“待鉴别”,即需要进一步验证真迹与否。
后来,因为中国嘉德拍卖公司要拍卖一张名为《溪山行旅图》的画作,其风格与《千里江山图》极为近似。为了搞清楚这幅画的作者,嘉德委托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进行鉴定。北图的鉴定结果认为此画是宋代画家米芾的儿子米友仁所作。 但是,《溪山行旅图》的笔法、用墨与《千里江山图》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于是,有人就提出《溪流行旅图》可能是一副假画,其真正的主人就是《千里江山图》。由于《千里江山图》之前鉴定为“待鉴别”,因此这副画也依然挂着“待鉴别”的牌子。就这样,一幅价值连城的中国古代名画就这样打着问号,成为了“待鉴别的艺术品”。 这个说法传开后,引起一些人的质疑。于是,北图又进行了第二次鉴定。这次的鉴定结果认为《溪高山行旅图》确系米友仁的真迹,不过它并不是单独的一幅作品,而是米友仁集王羲之书的行书《兰亭序》的卷后跋。至于《千里江山图》的真伪仍然无法定论。
就这样,一幅名画因为真伪难辨成了“有价无市”的物品,而它的主人则一直不知道自己的作品竟然是个“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