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担架吗?
古代中国,对于外伤的急救措施是非常丰富的,除了传统的金疮药和止血粉,还有夹板、绷带、石膏等急救用物。 《黄帝内经》中就有对骨折处理的记载:“四肢九窍,血络出血不止者,取之少阴;厥阳绝者,破阴气,泄邪通经;足趾不用,脉不荣,筋挛不收者,治之以灸刺;恶血不下者,既下之;小腹肿,不得小便,气留膀胱者,治以汤液。”
这段文字介绍了五种不同病情的骨折处理,甚至包括术后的调理方案都很详尽。其中“破阴气”“泄邪通经”“灸刺”都指出了对于骨折的处理应该遵循祛瘀生新的原则。 而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折臂伤筋》中更是详细阐述了肘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护理细节: “肘骨伤,针入三分,深即筋损,肉枯,针不行。当扶右肱,屈右肘,近火灸二十壮。更以铁棒捣碎,葱豉汁熬膏,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酒送下。” 从这些古老的典籍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医对于骨科损伤是颇有兴趣且有深入研究并积累丰富经验的。 如果发生颅脑损伤,古书同样给出了救治的思路和方法:“凡人身自死者,多发于头顶,因怒气上冲所致。若怒甚昏倒,不省人事者有顷许,得汗而醒。但恐昏晕失序,不省人事,此病多死。若得汗时,急宜解衣,不可强发汗,恐危甚。须臾,汗出,则无虞矣。”(《圣济总录》) 这是通过发汗的方法来治疗因为气血上冲引起的昏迷,可谓是现代临床上使用药物促醒的早期记录。
在急救用物等方面,宋代已经相当完备了。南宋王执中的《博济医院》中就介绍了当时常用的急救设备:玉盆、金碗、净锅、纸笔、五色线、竹刀、剪子、膏药、黄蜡,以及备用药材等,还介绍了外伤后清洗伤口的方法。 而元明时期,外科手术技术在传承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元代朱丹溪著述的《格致余论》中提到了一种名为“金针拨障法”的眼外科手术技术,至今仍被广泛应用。明代杨春甫所著的《外科启玄》中,不仅绘有外科手术器械图,而且还详细阐述了各种外科手术的技巧和经验,对后世的外科发展有着重要影响。